投稿|光伏窄门( 二 )


当前的局面暗含了一种光伏行业的周期性规律,即“市场火热—扩张产能—产能过剩—价格战—重新洗牌 。”由于行业壁垒不算高,每当行业存在较大利润空间和机遇时,就会有新玩家涌入,老玩家也大幅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
熟悉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史的投资者对这种规律比较熟悉,我国的光伏行业也是在这种不断的技术迭代、剧烈竞争和价格战中成长起来的 。
本轮硅片降价,正如巨潮在《中环股份,红利期有点短》一文中所指,为了狙击上机、京运通等新玩家入场的速度,隆基和中环率先挑起了价格战 。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高景太阳能等二线玩家,已建及拟建的硅片产能就超过187GW,预计投资总规模至少超过460亿元 。在此背景下,明年硅片环节产能过剩或不可避免 。
投稿|光伏窄门
文章图片

尤其是在硅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硅料双雄中环和隆基都通过签订长协的方式锁定硅料订单,而新加入的硅片玩家在光伏红利的诱导下,每月抢购零售硅料,推高了硅料的现货价格,也推高了“锁量不锁价”的硅料长单价格,最终抬高了整条产业链的成本,拉低了装机量 。
隆基和中环此时掀起价格战则可以一方面拉低硅片环节利润率,减缓新玩家扩张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硅片环节对上游硅料的需求,推动上游硅料降价 。
在其降价背后,是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玩家们之间的激烈博弈 。
02 无止境的博弈

随着硅片、硅料降价,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也会重新改写 。
今年光伏行业“不平衡”的格局中,最为景气的环节是硅料和硅片,最为受伤的则是电池片和组件 。
细究其原因,硅料的扩产速度慢,跟不上光伏装机量不断扩张的需求,而硅片的外供一直由隆基和中环把控,掌握着定价权,使得光伏行业呈现“水桶腰”的格局 。
但隆基和中环的带头降价打破了这一格局;明年随着硅料产能的释放,硅料价格会回归到正常水平 。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也会重新改写 。
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组件环节将成为硅片降价的主要受益者,光伏组件龙头晶澳科技(SZ:002459)、天合光能(SH:688599)、东方日升(SZ:300118)等也因此迎来一波儿强势的上涨,目前主流组件厂的市盈率已经在50倍以上 。
但经过市场博弈后,投资者很快发现,组件环节也跟随硅片进行降价,下游的绿电行业因此有望成为最大的赢家 。资本市场追捧的焦点也因此转向了下游的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 。
不过目前市场对于终端组件价格究竟将博弈到何种地步,仍然存在分歧 。有观点认为,近来组件价格已经降到1.9元、1.8元的位置,可以支持6-8%的下游电站端投资收益率,每瓦1.85元左右的价格已经可以刺激大量前期暂停的需求启动 。
但也有观点认为,在组件下跌趋势中,下游电站“买涨不买跌”,或许要等到等到组件价格跌透,跌到1.4元左右的水平,终端需求才会大量反弹 。组件厂商和下游电站之间将存在一场激烈的博弈 。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产业链整体降价的趋势下,明年的光伏装机量将会整体向好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2022年装机在国内巨大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可能增至75GW以上,年同比增速在50%以上,并有望超出预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