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被嫌弃的雄狮少年的一生( 四 )


文章图片

在此期间 , 主创团队进行了全国17座城市的路演 , 导演孙海鹏在和观众互动的过程中也多次提到了有关主角长相的问题 。不过流传最广的还是某报进行的采访 , 最后浓缩成的一篇微博 。
根据某报微博中的描述 , 孙海鹏自己非常清楚将角色做得帅气会更安全、也很简单 , 但他们需要做出对不同审美的探索 , 尽管不一定能够成功,但需要有这样的意识:“为什么大家对‘眯眯眼'有这么大的反应 , 恰恰说明我们对动画表达的审美观已经被同质化,没有了审美自信 。”
投稿|被嫌弃的雄狮少年的一生
文章图片

张苗则更加直接:“在形象设计审美上 , 我们的要求是去网红化 , 去掉滤镜审美 。创作者画的时候 , 有在广东等地进行多次采风 , 最简单的方式 , 大家拿出镜子或者手机,将镜头的滤镜关掉,好好看一看 , 想想身边的人的样貌 。我们没有一丝贬低谁的意思 , 但可以想想身边的朋友 , 想想如果是阿猫、阿狗的话,应该长成什么样子 。”
众所周知 , 很多长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精简 。恰恰某报这种对于报道的精简 , 随着信息的传播 , 开始慢慢变了味儿 。
只要看了张苗直播和前面报道的都清楚 , 张苗指的照镜子的人其实是主创 , 而非让观众照镜子 。
投稿|被嫌弃的雄狮少年的一生
文章图片

另外 , 张苗针对采风部分的描述其实是为了凸显制作团队如何让场景更有烟火气 , 而非是采风过程中观察当地人的长相 。“将镜头的滤镜关掉” , 其实是指美术风格中制作团队一直秉承着“去滤镜化”的要求 。
投稿|被嫌弃的雄狮少年的一生
文章图片

一些质疑者表示 , 影片的环境采取了一个极其写实的风格 , 为何人物却要显得如此夸张 。孙海鹏在直播中也解释了这一问题 。他表示如果人物建模按照真人高精度还原 , 势必会产生恐怖谷效应 , 因此必然会出现夸张的部分 。这些夸张部分的设计 , 也是为了凸显主角经历人生变故之后的形象转变 。
某报微博精简后的信息 , 传播速度自然要比一个长篇报道快得多 。也就短短一天 , 许多其他的营销号开始纷纷转发这篇微博 , 一些营销号开始进一步提炼这条微博 , 宣称导演出来回应让大家回家照照镜子看看 , 中国人/广东人就长这样 。
投稿|被嫌弃的雄狮少年的一生
文章图片

如此刺激性的话语 , 进一步加强了传播力 。最终 , 一些网友开始针对张苗个人进行PS , 张苗“眯眯眼”的配图和相关文字就以表情包的形式在微博和知乎等社交平台流传开来 , 并进一步发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