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爱情神话》怎么就成“豆瓣狂欢”了?( 三 )


但这也恰恰也是国产片需要反思的地方所在,就是艺术创新和大众市场之间究竟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平衡?
有普通观众都表示在《爱情神话》的观影过程中选择了中途离场,但这不能完全将原因归结到观众“你不懂”身上 。对于创作者来说,类型创新必须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观影门槛,《爱情神话》当然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华语爱情片,但是“中年中产”四个字再加上反叙事的“话痨风”反让观影门槛升级 。
与此同时,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于如今观众对于“投喂”的迫切渴望 。就是“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以及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尤其是在疫情之后观众的观影热情被不断分流,电影承载的社交属性必然是建立在“传递”上的,但如果普通观众无法总结出电影的精髓,单凭口碑吸引观众入场是非常困难的 。
就像毕赣之前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影片的营销迅速出圈,但是文艺属性过重导致电影的口碑被反噬 。虽然《爱情神话》尚没有那么极端,但是同样在内容上的“高门槛”还是造成了一些阻碍 。
《爱情神话》毫无疑问是今年华语电影的一大亮点,这个亮点不仅仅是这部影片本身的惊喜,还在于这是一部90后女导演的处女作 。青年导演极具生活化的捕捉能力和对中年中产群体的塑造能力罕见的出色 。另外,华语爱情片能够有如此的生活质感和城市质感,这都算得上成为国产片在该类型的标杆 。
【投稿|《爱情神话》怎么就成“豆瓣狂欢”了?】但当这部影片停留在“豆瓣狂欢”这个阶段时,还是留给了整个产业许多的思考空间 。以及对于这类影片来说,在前期的营销上如何“降维”让普通观众更精准的对影片形成正确的认知,也是一个课题所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