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丹《全国中草药汇编》:铅丹拼音Qiān Dān
别名黄丹、朱丹、红丹、漳丹、彰丹、朱粉、松丹、陶丹、铅黄、丹粉
来源为纯铅经加工制造而成的四氧化三铅(PB3O4) 。
性状橙黄色或橙红色质重的细粉,光泽暗淡,不透明,用手摸之,光滑细腻 。不溶于水,部分溶于稀液 。
炮制将纯铅放锅内加热炒动,利用空气使之氧化,然后放石臼中研粉,用水漂洗,将粗细粉分开,细粉再经氧化24小时,过筛 。
性味辛、咸,微寒 。有毒 。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敛疮 。外用治疮疡肿毒,创伤出血,烧烫伤 。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作为熬制膏药的基础剂 。
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内服,慎防铅中毒 。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铅丹拼音Qiān Dān
别名丹(《范子计然》),黄丹(《抱朴子》),真丹(《肘后方》),铅华(《别录》),丹粉(《唐本草》),红丹、虢丹(《续本事方》),国丹(《秘传外科方》),朱粉(《纲目》),松丹、东丹(《现代实用中药》),朱丹、陶丹、铅黄(《药材学》) 。
出处《本经》
来源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
生境分部产于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地 。
制法将纯铅放在铁锅中加热,炒动,利用空气使之氧化,然后放在石臼中研成粉末 。用水漂洗,将粗细粉末分开,漂出之细粉,再经氧化24小时,研成细粉过筛即得 。
性状为橙红色或橙黄色的粉末,光泽暗淡,不透明,质重,用手指搓揉,先有沙性触及,后觉细腻,能使手指染成橙黄色 。有金属性辛味 。以色橙红,细腻光滑,无粗粒,见水不成疙瘩者为佳 。不溶于水和酒精,能溶于硝酸,溶于盐酸则放出氯气 。炽热之,放出氧气,一部分变为氧化铅 。
炮制《纲目》:"凡用,以水漂去消盐,飞去砂石,澄干,微火炒紫色,地上去火毒,入药 。"
性味辛咸,寒,有毒 。
①《本经》:"味辛,微寒 。"
②《本草发挥》:"味辛,微寒,有毒 。"
③《本草正》:"味辛微咸微涩 。"
归经入心、脾、肝经 。
①《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
②《要药分剂》:"入肝、脾两经 。"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
功能主治解毒,生肌,坠痰镇惊 。治痈疽,溃疡,金疮出血,口疮,目翳,汤火灼伤,惊痫癫狂,疟疾,痢疾,吐逆反胃 。
①《本经》:"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 。"
②《别录》:"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 。"
③《药性论》:"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 。煎膏用,止痛生肌 。"
④《日华子本草》:"镇心安神,疗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疮,长肉,及汤火疮,染须发,可煎膏 。"
⑤《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
⑥《医学入门》:"主中恶心腹胀痛 。"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熬膏 。内服:入丸、散 。
注意虚寒吐逆忌服 。
①《本草经疏》:"吐逆由于胃虚及因寒发吐者,皆不宜服 。"
②《本草汇言》:"惊痫由于血虚者,毋乱投也 。"
【铅丹】复方①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黄丹七两,蜡二、三两,白蔹二两(锉),杏仁三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乳香二两(末),黄连一、二两(链),生油一升 。上药白蔹等三味,以生绵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滤出,下黄丹,以柳木蓖搅,候变黑,膏成,入蜡,乳香更熬,硬软得所,用瓷盒内盛,故帛摊贴,日二换之 。(《圣惠方》黄丹膏)
推荐阅读
- 寒冬体内湿气重的饮食策略
- 海南龙血树的养殖方法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
- 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 粘豆包的做法
- 厨房除虫小技巧
- 紫山药的营养价值和好处
- 茶叶存放陈化中变质原因:维生素C减少
- 勐宋古茶山的介绍
- 日产轩逸国六是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