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概念 什么是管理体系

一、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的概念和意义
检验机构的管理体系系统地控制可能影响检验和试验质量的技术、人员和资源等因素,以及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所有活动 。实际上是贯彻管理体系文件,实施质量方针 , 实现质量目标,保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
2017年10月16日 , 中国国家认监委发布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和认证能力评价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一般要求》(以下简称《一般要求》),明确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实施和完善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 应当将其方针、制度、计划、程序和指令制定成文件并传达至相关部门 。
二 , 建立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
1.建立管理体系的要求
首先要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认可管理办法》、《通用要求》和相应领域的《补充要求》,逐条核对条款,确保所有要素的全覆盖 。其次,要充分结合机构的实际情况 , 建立与其工作范围、工种、工作量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第三,已建立的管理体系应能使其达到确保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质量所需程序的目的 。第四,建立的管理体系应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有效性和适应性 。第五,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方针、制度、规范、程序、方法、标准和记录应形成文件,形成管理体系文件 。六、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记录控制、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
2.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件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是管理体系存在的基础和证据 。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包括四个方面: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 。
质量手册是第一级文件,按照总要求、各领域的补充要求和规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管理体系的要素、职责和方式进行总体描述 。也是检验检测机构内部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行为准则 , 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主要供管理层使用 。
文件是质量手册的二级文件和支持文件 。它将质量手册的纲领性内容转化为各部门的具体职能活动,形成书面规定,在质量手册和作业指导书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供各部门使用 。
作业指导书是第三级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是指导某项具体活动或过程的文件,如设备分析方法、操作规程或细则等 。,主要供一线人员使用 。
统一记录是第四级文件,用于记录活动的状态和取得的成果 。也是证明检验活动和追溯检验和试验全过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
一般大中型组织需要采用四个文档级别,而中小型组织也可以将作业指导书和统一记录合并为三个级别的三级文档 。
3.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要求
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应具有规范性、唯一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检验检测机构在满足通用要求的前提下,应结合相应领域的补充要求和自身业务领域及特点,进行转换 。他们不能照搬所有条款,也不能简单套用其他机构的模式,更不能把不切实际的做法写进文件 。务必做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了什么就做什么,做了什么就记住什么” , 这是编写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 。检查机构可本着“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有效协调、简单适用、全员参与”的原则 , 成立专门的编写小组 , 鼓励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编写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工合理的管理体系文件 , 以保证文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 并以最简单易懂、易于使用的形式确定下来,便于以后的实施、检查和记录 。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在满足上述三个特点、一个基本要求和五个原则的前提下编制文件 。
管理文件的编制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双面展开三种方法 。各检验检测机构可根据情况灵活选择 。自上而下的编写方法,即按照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统一记录的顺序进行编写,有利于上一级文件与下一级文件的衔接,但对编写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编写时间较长 。自下而上的编写方法,即基础文件、程序文件、质量手册按顺序编写,更适合原始管理基础较好的组织 。两边延伸的编写方法,即先编写程序文件,再编写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有利于将总要求和补充要求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也可以缩短编写时间 。
4.与时俱进,适应新要求 , 及时修订现行管理制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