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如何做好心理调节? 心理调节

心理调适(疫情防控常态化,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如何调整心理,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
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局部地区有散发性疫情或聚集性感染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尤其要注意不能有丝毫思想懈怠和大意,坚持外防投入、内防反弹是重要前提和基本心理准备 。
首先,调整心态 。真正接受疫情防控常态化,真正改变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20条具体要求 。前四项要求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具体行为,比如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室内通风、勤洗手、使用公筷等 。 , 这些不仅是我们在疫情防控中需要做出的行为改变 , 也是从长远来看提高每个人的健康素养需要做出的行为改变 。不是阶段性的东西,是以后正常的生活方式 。
二是继续关注国家和地方疫情防控措施的新政策 。由于疫情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疫情防控措施也会相应调整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不断恢复,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转移 。对于疫情防控相关的政策和信息,关注度可能会降低 。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需要从每个人做起 。所以要注意疫情防控的措施,一定程度上要避免麻痹大意或思想松懈 。
三 。一旦我们身边出现散发性疫情或聚集性感染 , 不要过于恐慌 。疫情爆发之初 , 疫情发展迅速 , 病毒未知,当时医疗资源不够,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但经过前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各级政府和大家都积累了疫情防控的经验 , 也有了应对疫情的心理准备 。因此 , 一旦再次出现散发性疫情或聚集性感染 , 不要过度恐慌 。过度恐慌对免疫力有影响 , 有可能再次导致不理智的行为 。如遇疫情,要积极配合,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按照国家和地方防控措施要求,科学应对 。
02
如何做好一线医护人员、康复患者、家属等人群的心理疏导?
根据受疫情影响的人群不同,通常可以将他们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新冠肺炎患者 。第二类,一线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疾病防控人员、社区志愿者等 。第三类是和前两类有关系的人,比如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家庭成员及其密友 。第四类,比较外围的人 , 普通大众 。如何进行心理调节,有一般的原则,但不能一概而论 。各有特色,各有侧重 。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正常化 。要知道,我们可能要与新冠肺炎病毒共存很长一段时间,接受这种情况 , 允许自己有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 。但还是要尽可能在防控的前提下恢复一些社交活动 。二、通过一些自我调节、自我治疗的方法或隔离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 。比如写日记,封存自己的创伤记忆 , 当然还有一些专业的操作方法,比如安全锁技术,在权威机构的官方微信官方账号都有 。国内心理学家前期做了很多工作 。第三 , 给自己的人生经历赋予新的意义 , 比如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 , 思考如何过好生活 , 作息规律,营养充足,适当运动,爱自己爱家人,开始健康的生活方式 。4.学会求助,一定要有求助的意识 , 及时向家人朋友求助,或者通过各种官方心理支持网络平台、热线求助 。
患者是心理服务的重点群体 。一方面要积极治疗,定期检查,尽快恢复身体状况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建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因为自信对免疫力的恢复至关重要,尽快恢复社会角色才是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 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不要因为生病或被拒绝而自我否定 。明白对方很大程度上是怕这个?。?而不是排斥个体 。
对于一线防控人员来说 , 最重要的是有充足的休息和休息时间 , 有适当的机会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
第三组人的辅导要点是减少对家人的担忧 , 客观看待自己的处境,积极配合,然后给予家人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采取行动是减少焦虑的最好方法 。
第四类人是普通大众 。一方面是加强自我保护,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全力投入复工、生产、上学 。
03
如何缓解过度关注疫情带来的焦虑?
关注疫情信息是一种自然反应,有助于我们保持一定的警惕,加强自我保护,但选择性地关注负面信息,尤其是过度关注负面信息 , 则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在这方面 , 老年人的心理韧性下降,尤为突出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有基本的信息甄别能力 , 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 选择官方报告和一些权威专家来讲解疾病 , 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相信谣言 。其次,要限制每天在手机上阅读疫情相关信息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学会转移注意力,比如工作、学习、娱乐 。第三,做好个人防护,形成新的良好卫生习惯,如公共场所戴口罩 , 勤洗手 , 不随地吐痰,使用公筷,注意自身健康,为自己筑起健康防线 。第四,对于一些人由于过度担心而出现的焦虑、失眠等临床表现,可以学习使用一些权威机构推荐的放松、稳定的音视频,通过自我放松训练来缓解压力 。5.如果负面情绪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无法通过上述措施缓解,建议去精神科门诊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