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隔离观察人员常见不良情绪如何应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居家隔离人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下可能产生哪些不良情绪?合理应对隔,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北京回龙观医院医生颜峰这样建议:
1、被歧视感
很多人过年回家、旅游或出差,不知觉中就可能被认定为可疑疫情接触史,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被动或主动隔离,少数身边人的异样对待,同事朋友谈疫色变,都会让隔离人员心理上产生被歧视的感觉 。
其实所有传染病的基本应对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而隔离观察作为有效防控措施的重要一环,居家隔离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你身边的人,避免潜在的风险传递给身边的人 。
因此,不管您是主动还是被动隔离,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当下的境遇,换一种思维认知更有利于您消减您的被歧视感,换来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用这种积极正性的情感来替代负面消极的情感,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建设性机制 。
2、恐慌感
隔离观察期间,行动收到限制,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憋闷感,而面对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大量融入,疫情信息的过载,往往使人对信息难以甄别 。
而恐慌往往就容易发生在与外界相对隔离,却又可以获知部分信息的情景,这种状况巧好符合了危机事件恐慌感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个体相对孤立,二是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客观传递 。处于这种隔离状态下的人员很容易造成自我暗示的恐慌感 。常常表现为对自我是否真的被感染,万一感染上了怎么办,感染了会不会死等心理 。
如何避免这样的过度恐慌?首先隔离观察期间尽量避免自我封闭,仍然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保持与亲人朋友的联系,不让自己真正陷入自我孤立的心理状态 。其次,可以适当关注疫情信息,此时更建议选择电视或是官方网站的报道,关注的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以内为宜 。这样可以做到心态稳定的同时,客观及时准确的获得必要的信息知识,避免受不实信息谣言所干扰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隔离观察人员常见不良情绪如何应对?】3、疑病感
此次疫情的发生与冬季流感存在一定的重叠 。因此普通的感冒或是流感也很容易被怀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隔离观察的人员 。
常人在紧张恐慌的心理反应下,也可能会出现头痛、胸闷、乏力、呼吸困难、心慌等躯体症状,而这些也很可能与肺炎的症状混淆,产生程度不同的疑病感 。
隔离观察期间如果轻微的出现一些不典型的症状,比如上述的躯体表现以及轻微感冒的症状或是发热咳嗽等症状,先要对上述情况有一个理性预期的认识,同时可以寻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咨询,遵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下一步处理,必要时接受专业心理医生的心理干预 。
4、无助感
危机面前往往群体的力量更为强大,而处于隔离观察人员由于相对的孤立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滋生悲观无助的心理 。容易出现隔离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自己究竟还要隔离多久等类似的怀疑动摇产生的无望无助感 。
如何避免自己滋生这样的情绪,建议您尝试以下的方式:
1.隔离期间合理规划生活 。可以选择制定日常生活计划表,尽量保持规律充实的生活,避免消极被动等待 。
2.适当保持与外界联系 。时而与亲人朋友视频语音电话等互动方式倾诉自己的情绪,以获得身边资源给予的心理支持 。
3.寻找适合自己的休闲娱乐减压方式 。主动应对隔离期生活,比如室内锻炼,瑜伽运动,看电影,听音乐,看书等等,把上述休闲方式融入到每天的生活当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