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是中医望诊中重要的部分“液线”

舌诊是望诊中重要的部分 , 把舌边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称“液线” 。“液线”常见于“肝气郁结”和“痰湿”之证 。舌诊“液线”对临床心情不舒的诊断、指导临床选方用药、判断病情转归均有重要的意义 。  1  探本溯源
  我们把舌面两边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称“液线” 。“喜形于色”“怒喝于颜” , 人的心情可通过言、行、面色表现出来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 , 患者的心情 , 医者可以通过问诊了解 , 可以通过望诊观察表情了解 , 而望舌亦可望出“心情” 。王彦晖提出“肝郁线”的概念 , “肝郁线”是指舌面两侧的细长黏腻的唾沫线 。指出舌上有“肝郁线”的人 , 常常有精神紧张 , 焦虑 , 失眠 , 多梦 , 易惊醒 , 脉弦等症状和体征 , 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 。还有黄煌描述的“半夏舌”:舌质无明显异常或边见齿痕 , 舌苔多腻 , 或滑苔黏腻 , 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又称“半夏线”) 。“半夏舌”伴有“半夏体质” , 患者多疑多虑 , 易于精神紧张 , 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较大等 , 适合长期或大量使用半夏类方剂 , 代表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 。以上两种不同说法其实是舌诊的同一现象 , 王彦晖的“肝郁线”认为是肝气郁结宜用柴胡剂 , 而黄煌的“半夏线”认为是痰湿宜用半夏剂 。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只强调了“液线”的一个方面 , 不够全面 。受其启发 , 临诊时特别关注舌诊“液线” , 凡见“液线”必问患者的心情如何 , 发现舌诊出现“液线”时 , 柴胡剂、半夏剂或两类方剂合方均可应用 。因此笔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 酌情选用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柴胡剂和(或)化痰祛湿作用的半夏剂 , 无论西医诊断是何种疾病 , 均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兹列举几例病案如下 。  2  病案举例
  验案1  女 , 58岁 , 2015年8月14日 , 因“反复胃痛5年余 , 再发加重半月”入院 。刻诊:胃痛 , 胃胀 , 反酸 , 嗳气 , 头晕 , 巅顶头痛 , 耳鸣 , 口干 , 咽干 , 口苦 , 睡眠质量差 , 尿频 , 舌质略红苍老 , 舌边有液线 , 苔黄厚腻 , 脉弦滑 。胃镜示:胃多发溃疡 , 十二指肠球炎 , 浅表性胃炎 。西医诊断:①慢性浅表性胃炎;②胃溃疡;③十二指肠球炎 。中医诊断:胃痛 , 证属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理气 , 泄热和中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牡丹皮6 g , 焦栀子10 g , 当归10 g , 白芍10 g , 柴胡12 g , 茯苓10 g , 白术10 g , 炙甘草3 g , 薄荷6 g , 黄连3 g , 制吴茱萸3 g , 合欢花10 g , 免煎颗粒剂 , 开水冲服 , 每日1剂 , 分早晚服用 , 嘱患者调畅情志 。2015年8月18日出院 , 患者胃痛 , 胃胀 , 反酸好转 , 头晕、巅顶头痛减轻 , 饮食尚可 。舌诊:舌质略红 , 液线较前缩短 , 苔黄腻略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