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原本出伤寒( 三 )


在 《金匮要略》 杂病的应对中,六经证治的框架随 处可见,如治疗血证的四方、 湿热黄疸证治的四方、 腹 满证治的七方、 咳嗽上气证治的四方等,以及呕吐下 利、 痰饮水气的证治,都可以用六经证治来衡量 。还有 原文的叙述中,很多具体的证治偏向于用温药散寒通 阳化气利水,偏向于六经证治的一侧,必须理解其中有 着具体疾病的原因,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感受寒邪或 温邪这样简单的说法上 。
《伤寒论》 的六经病证主要体现热病(出血热)不 同阶段的证治,由于其中蕴含的证治框架从表里寒热 虚实来看相对完整平稳,自然也就能够成为辨证论治 的基础 。此外,作为伤寒病的治疗,还必须注意把握主 要治法的适应证(可与不可)和病变过程(逐日治法) 。《金匮要略》 杂病的展开主要解决并发症的应对处理及 相关病证的鉴别诊断,这是对六经病证的补充 。用脏 腑经络先后病的方式加以总结、 归纳和表述,已经包含 了后人的意向和努力 。但并发症出现的先后其实没有 必然的规律,也没有相应的特效方药,所以治疗的基础 离不开六经证治,尽管在病和证的方面已经有所扩展 和偏重 。临床上杂病的应对举不胜举,《金匮要略》 所 述也许只是一隅,知道了同,就容易触类旁通了 。
今天我们在理解伤寒和杂病的时候,应当充分注 意病的古今概念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 。古人对病的认 识大多是停留在临床症状的表现上,还不完全是现代 疾病的概念,二者不应混淆 。比如六经病证、 结胸、 蓄 血乃至杂病的种种病证,都不是现代的疾病概念 。同 时,对病证没有特效方,但有辨证常用的基本方,所以 治疗仍然以辨证为基础 。至于 《金匮要略》 杂病的证治 格局为什么如此,这就必然涉及背后潜伏的疾病可能 性的问题,只是过去较难进入到这个层次 。在伤寒六 经证治的共同基础上,《金匮要略》 杂病证治的异,类似 于我们今天强调的抓主症,临证还是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 。
从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临床证治的异同考虑,基 本要点可以归纳如下 。①辨证基本方:由六经证治扩 展到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扩展到气血、 脏腑、 病邪辨证 等,方证相对、 六经证治是基础,其余都是它的补充和 细化;②治病通用方:以辨证为基础,但不否认专病专 方、 协定处方的存在,特别在今天的临床实际中应该注 意总结和研究;③对症常用药:以辨证为基础,以治病 为目的,还必须考虑如何尽快缓解症状的问题 。以上 分述证候、 疾病和症状,只是为了讲清楚问题,其实在 临床上,理法方药往往是浑然一体的 。
3 杂病与伤寒证治的离合
不仅是伤寒,其实整个热病的过程中始终有杂病 相伴,此为合;杂病另立则又有一个新天地,如内科学 诊疗体系的出现,此为离 。其实,伤寒六经证治中本来 也不可能没有杂病,金匮杂病的治疗仍然以伤寒六经 证治为基础,《伤寒论》 与《金匮要略》 只是叙述问题的 侧重点不同而已 。杂病与伤寒一旦分处,后人反而看 不清事物的本来面貌了 。
古人对疾病的认识会有时代的局限 。凭借临床观 察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不容易深入到事物的本 质,对病因的了解推断也是如此 。辨证论治在本质上 只是对机体状态的及时调整而已,古代临床上缺乏明 确到位的病因对抗,也很少这方面的追求 。由于中医 的治疗不建立在精细的解剖生理病理学知识上,所以 医家也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
温病临床的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应该视为六经证 治在临证中的变通活用,因为疾病已经有了变化 。作 为一般规律,其实温病中也有杂病的问题,即热病的过 程中多少都会出现各种伴随的症状,只是相对于《金匮 要略》 涉及的面要小些,已经形不成那么有体系的格局 了。《瘟疫论》 中罗列的主要都是症状,如战汗、 自汗、 盗汗、 狂汗、 发斑、 虚烦似狂、 神虚谵语、 夺气不语、 脉 厥、 体厥、 大便小便的问题等,还有攻下以后的脉浮沉 数、 攻下以后的痞、 呕,以及蓄血、 发黄等 [4 ]。《疫疹一 得》 中举出的症状更加细致,共有 52 种 [5 ]。这些尽管 不像 《金匮要略》 杂病那样归纳整齐,但本意是一致的 。对于热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仍然 要以六经证治或卫气营血辨证为基础,但是不够,另外 还要考虑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有对症或对病的问 题。《金匮要略》 的杂病主要应对伤寒病的并发症,当 然也不能排除鉴别诊断的问题 。有了这样的认识以 后,通览全体,基本上能够给人以一个比较完整的认 识,此有助于我们看清伤寒温病的关联,也有助于我们 把握和处理好中医和西医的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