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去滓再煎方剂煎煮方法与临床应用分析

清代医家徐灵胎曰 : “煎药之法,最宜讲究, 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 《伤寒杂病论》融理、 法、方、药于一体,详述了汤剂煎煮的溶媒、煎 法、火候、服法、用量、禁忌等 。中药煎煮方法 与服用方法是 《伤寒论》方剂临床使用的重要内 容,在其 113 首方剂中,运用去滓再煎方法的有 7 首,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半 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 。去滓再煎是一种浓缩煎煮法 。张锡纯 《医学衷 中参西录》指出 : “去滓再煎,此中犹有他义 。盖 柴胡有升提之力,兼有发表之力,去滓再煎,所 以减其发汗之力也 。”其法可使药性趋于协调和 合,利于发挥调和脏腑功能、和解少阳枢机作用, 也可使药液浓缩,减少每次服药量,增加患者服 药依从性 [1 ]。
1 去滓再煎 7 首方剂对比分析
1. 1 药味
7 首方剂的药味组成见表 1 。7 首方剂中,生 姜泻心汤中干姜和生姜按 2 味药计算,故有 8 味 药; 甘草泻心汤中有 6 味药; 其余 5 首方剂均有 7 味药 。7 首方剂中均含生( 干) 姜,生( 干) 姜在 《伤寒论》中应用广泛,姜归脾胃经,用于治疗中 焦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呕吐及泄泻等症 。生姜 辛、微温,解表散邪、降逆止呕、辛通卫气; 干 姜辛热,在 《伤寒论》中主要用于阳虚阴盛、寒 热错杂等证,有温中祛寒之功 [2- 3 ]。由此推断去滓 再煎方剂药味数量较少,且均含干姜或生姜,这 可能是治疗脾胃消化系统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 证方剂组成与应用的一个特点,也可能是临床使 用去滓再煎方法的原因之一 。
表 1 《伤寒论》7 首去滓再煎方剂药味组成与煎煮方法
方剂  名称  药味组成  煎煮方法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 洗,甘草三 两,生姜三两 切,大枣十二枚 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枳实四枚 炙,生姜五两 切,黄芩三两,芍药三 两,半夏半升 洗,大枣十二枚 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 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 三两,牡蛎二两 熬,甘草二两 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斤 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 炙,各三两,黄连 一两,大枣十二枚 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生姜泻心汤 生姜四两 切,甘草三两 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 两,半夏半升 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甘草泻心汤 甘草四两 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 洗,黄连一 两,大枣十二枚 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旋覆代赭汤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 炙,半夏半升 洗,大枣十二枚 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1. 2 配伍
7 首方剂均属和解类方剂,和解方剂临床治疗 属 “和法” ,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肠胃等作 用,其组方配伍独特,一般无大寒大热、大泻大 补之药 。组方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 疏肝又治脾,无明显寒热之偏,性质平和,作用 和缓,照顾全面 [4 ]。小柴胡汤治半表半里之邪, 方剂中包括透表药柴胡,清里热药黄芩,散寒消 痞药生姜、半夏,兼顾正气的人参、甘草、大枣 。大柴胡汤证病情加剧,出现心下痞满、呕吐等症, 大柴胡汤可清少阳邪热、通腑缓急,方剂组成包 括透表疏肝之柴胡,调理脾胃之枳实,散寒消痞 药生姜、半夏,清热药黄芩,兼顾正气之芍药、 大枣 。同理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方寒热并用、攻补 兼施,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组方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扶正祛邪 。旋覆代赭 汤组方寒热并用,调理脾胃气机,升清降浊 。半 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与旋覆代赭 汤均属和胃之剂,和少阳、阳明,异病而同法, 和法在方剂学上多寒热药并用,以调其阴阳、寒 热错杂症状 [5 ]。可见 7 首去滓再煎方剂配伍基本 原则为寒热并用、扶正祛邪,组方功效缓和而 全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