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支援急诊的外科医生:义不容辞,但也担心漏诊误诊( 二 )


有一些病人出现了需要留观的指征,但是最后都不一定能留观,因为没有地方了 。我们就给他们开了(留观的治疗建议),后来拿了氧气瓶来,至少给他们吸个氧 。原先那些墙上的氧气口都已经用完了 , 我们现在都是临时拿新的氧气瓶给病人吸氧 。上海应该每个医院都是这样的情况,急诊蛮有压力的,早上看的病人还是前一天半夜挂号的病人 。
今天有一位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病人,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本来好好地坐在那,忽然整个人就没力气 , “瘫”下去了 。他家人这时候刚好出去办相关的手续,不在身边,我们几个人就把他抬到床上 , 查了生命体征 。他的氧饱和度其实还可以,但是血压特别低,几天没好好吃东西了,可能平时血压也不是很高 。
维持秩序也是一个难题 。有的病人会有情绪,表现得很烦躁 。现在来医院的病人一般是本来症状就已经比较严重的病人 , 但在医院排队要排2-3小时 , 而且急诊室里没法保持很好的秩序,比如有些人过来做CT检查,检查完后回来 , 应该排在哪里?如果排到队伍的最后面,就要再等2-3个小时,所以我一般会让他们直接排到最前面 , 但这时候原来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人就会很着急 。这也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 , 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看几个复诊的,再看几个初诊的 。
会有心累的时候,但是这种累也不知道要怎么说 。大部分病人还是能理解的 , 但也会碰到没那么讲道理的人,会觉得医院的制度或流程不合理,或者抱怨国家政策,但这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 我们医生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只能在一个范围里尽自己的力量把病看好 。我们手里能开的药也不多,有时候(看?。┛醋趴醋?nbsp;, 药没有了 。尤其是单纯针对病毒,其实没有什么药可以用,大部分只能等病人自己免疫力提高,清除病毒 。我们做的其实是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支持 , 一般都是对症进行治疗,如果低氧 , 就给病人吸氧,合并细菌感染,就用抗生素等 。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但我们还是要跟病人不停地重复这些解释 。我看其他同事压力也挺大的,我还没有完全接触到所有的压力 。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局面稳定下来
我目前觉得,现状有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马上要过年了,但我们现在的排班完全被打乱了,相当于要按照急诊的节奏重新排班 。我们原来在自己的科室的排班相对比较有规律,我们自己会有一个预期,能知道自己年初几会值班 , 可以在家里面安排聚会或者一些其他的事情 。
我们在急诊轮班有两种方式,之前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是一班,晚上8点到早上8点是另一班,这样轮班强度太高了,明天开始可能改成8小时轮一班 。但这样也会有问题,第一班是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下一班是下午4点到晚上12点,接着是晚上12点到早上8点,半夜12点回家不方便,路远的可能还是要睡在医院里 。
其实大家还是有点“牺牲”的,但是也都没有那么计较 。现在在急诊,感觉大家是在一起面对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尽量相互帮助,能出一点力就出一点力 , 尽量把这个困难的现状克服 。
我们医院允许感染的医护人员休息 , 包括周六、周日在内 , 可以休息5天 。有些医院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可能你感染了没几天,但是因为实在没有人了 , 医院还是会打电话找你回去上班 。休息5天其实也还是不能完全恢复好,很多人都在带病上班 。今天跟我一起上班的一个同事就一直在咳嗽,咳得比来看病的病人还频繁 , 基本没有停过,讲话也讲不出 。诊室里面很吵,有些病人听力也不是很好,医生说话要比较大声,但是又要戴口罩 。
很多医护人员是刚刚感染过,或者没有感染,但待在急诊里面可能上两天班又发烧了,陷入了恶性循环 。(医护人员的)人数少了超过一半以后,事情就越来越“讨厌”了 。因为人越少,剩下的人就越累,越容易生病,人多一点的话,大家还能相互分担一点 。现在急诊的很多护士 , 原来也不是急诊的 , 都是其他各个科室调过来的 , 也要重新磨合,重新学习一些急诊的“套路” 。情况还是挺吃力的,士气也不是很高涨 。
我们现在还没有时间去协调这些事情,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顺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整个局面稳定下来 , 把排队的病人看掉,保证没有出现一些重大的恶性事件,比如本来应该能够救治的病人,最后没能救治成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