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与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是我国独有的物种,都是在我国局部分布的物种(白鱀豚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而且都曾经濒危过,不同的是,大熊猫已经由濒危调整为易危了,但白鱀豚却从濒危走向了功能性灭绝 。那么,问题来了,白鱀豚这个物种还能保得住吗?它们重新恢复种群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几个问题 。
文章插图
什么是“功能性灭绝”?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说一下“功能性灭绝”的概念 。物种濒危等级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根据物种的现状进行的一个保护等级的划分 。其中,最低等级为未评估,最高级别为灭绝 。
文章插图
从IUCN的保护等级看,并没有功能性灭绝这个等级 。那么,功能性灭绝是怎么来的呢?功能性灭绝不同于灭绝,因为灭绝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词,它是指一个物种的最后一个个体死亡,比如北部白犀牛是在最后一个个体在2016年5月死亡后才宣布灭绝的物种 。而功能性灭绝类似于一个妥协的称呼,这个词通常是指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该物种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但是该物种的数量极少(甚至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繁殖能力),同时又不确定是否有个体还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就会用到“功能性灭绝”这个词 。
就拿我国独有的老虎华南虎来说吧,它是一种野外灭绝的物种,而野外灭绝是由科学家们在华南虎的分布区内经历了多次全面的搜索无果后才宣布的,但是在人工饲养下,华南虎还有几百头,所以华南虎是野外灭绝的物种 。
文章插图
我们再说回白鳍豚,它在IUCN的保护等级里目前依然是极危,并非灭绝和野外灭绝,这是因为搜寻一种动物,显然陆地要比水里准确,再加上近些年不断有疑似发现白鳍豚的报道 。但是,从几次我国科学家的调查结果看,都是无功而返,但由于水中搜寻数量极少的物种本身就是一件存在误差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说白鱀豚已经灭绝 。不过,即使白鱀豚还有野生个体存在它们的数量已经稀少到很难维持种群的延续了 。因此用“功能性灭绝”这个词来形容白鱀豚更加的准确一些 。
文章插图
为什么白鱀豚会“功能性灭绝”?
白鱀豚是我国独有的物种,它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中,这是一个古老的物种 。根据我国的科学家发现的白鱀豚下颌骨化石分析,它们在距今约2000万年前就出现在了我国,并且在这2000多万年中,白鱀豚的形态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白鱀豚是标准的“活化石”,故才有了“水中大熊猫”的称号 。
一个物种并不会突然消失,尤其是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千万年的物种,它们之所以现在还存在就足以证明了它们的生存能力 。所以,人类依然是白鱀豚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 。
文章插图
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对于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人们来说,渔业是一大支柱产业,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早在20世纪初,据不完全统计,白鱀豚在长江流域中的数量还有超过5000头,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包括修建堤坝、捕鱼的误捕等等),白鱀豚的数量开始大幅度减少 。
据统计,在20世纪中,死亡的白鱀豚中有超过92%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数量的减少,堤坝又将为数不多的白鱀豚分割开来,让它们的繁殖越来越难 。再加上白鱀豚在自然环境下6岁才能繁殖(雌性),而且白鱀豚本身的繁殖能力就不强(每两年才能繁殖一次,每次交配之后30%的成熟雌性能够成功受孕、每胎大都只有1只幼崽),最终,白鱀豚从20世纪初的保护动物,到了20世纪末就成了极危(只有几十头),最后到了21世纪初(2007年)就成为了“功能性灭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