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是学问,敬茶是修养,存茶是智慧!( 三 )


为宾客敬茶时 , 有四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浅茶满酒
俗话说:酒满茶半 。奉茶时倒往茶杯里的茶水不要太满 , 以八分满为宜 。水温不宜太烫 , 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
如冲满茶杯 , 不但烫嘴 , 还寓有逐客之意 。
二是敬茶动作
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 , 再以右手端茶 , 从客人的右方奉上 , 面带微笑 , 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 , 请慢用!”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 , 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
三是敬茶表情
敬茶时敬茶人的表情要温文尔雅、笑容可掬、亲切端庄 , 以给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
四是敬茶顺序
敬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或来宾中的年长者 , 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的同仁 , 如果是同辈人 , 应当先请女士用茶 。
品茶有道 , 敬茶有礼 。茶艺茶道活动中的敬茶除奉茶外 , 还包含鞠躬礼、伸掌礼、寓意礼等礼仪内容 。
在日常待客过程中 , 敬茶礼仪需要结合平时生活实际 , 不断地练习 , 若是品茶者对茶有着深刻的理解 , 这些敬茶的细节不仅能体现出敬茶人对宾客的欢迎与尊重 , 更体现出敬茶人自身的品位与修养 。
储茶是常识更是技巧茶叶具有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浊而忌香臭等特性 。这对存放茶叶的盛器内质和储存方法有着较高的要求 。
自古以来 , 储存茶叶都是一个生活难题 。
作为至洁之物 , 茶叶易受潮、易霉变以及吸收异味 , 并且一旦霉变成败茶 , 无论用什么方法都难于复原 , 形同废物 。
为此 , 茶叶必须妥善贮藏 。
古今中外 , 人们对茶叶储存的创新探索从未停止过 。明代爱茶雅士冯梦祯在《快雪堂漫录》中写道:“实茶大瓮 , 底置箬 , 封固倒放 , 则过夏不黄 , 以其气不处泄也 。”
这说明 , 明代时就已经有了用干燥和减少气体交换的方法以保持茶叶品质的宝贵经验 。
储存茶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类型 , 比如大宗茶叶与家用茶叶的储存方法就不同 , 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的储存方法也会也有很大差异 。
比如 , 大宗的茶叶贮藏 , 除了传统的石灰块储藏法和炭贮法外 , 还可以用抽气充氮法、冰柜储藏法等 。
家用茶叶的储存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铁制、锡制、有色玻璃瓶及陶瓷盛器密闭贮存;
二、石灰、木炭等干燥剂贮存;
三、5℃以下的冰箱贮存;
四、保温性能良好的暖水瓶贮存;
五、新而无味、无孔隙的塑料食 品袋贮存 。
再比如 , 不发酵茶、半发酵茶与全发酵茶的储存要求与方法也有不同讲究 。不发酵茶类包括白(如寿眉、银针白毫等)、黄(如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绿(如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茶类 。
不发酵茶含高量的维生素及活性的营养素 , 最容易受到光晒、潮气与气味的影响及破坏 。
一旦遭晒、受潮 , 茶叶便会变色、变味、变质 。储存绿茶必须防晒、防潮、防气味 , 要么放置于荫凉通风之处要么藏在冰柜之中 。
半发酵茶主要包括青茶、乌龙茶等 , 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 , 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 。
储存茶叶有一条基本规律:不论是哪种储存法 , 存放茶叶的盛器要做到密闭、避光、干燥、低温、无味 , 并且盛器密闭性能越好 , 就越容易保持茶叶的质量 , 容器内茶叶保存的时间也就相对越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