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二 )


【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文章插图
古代服饰是由等级规定的 。帝乙之妹下嫁文王 。归而为妾 。故其嫁装服饰之等级当然不如妻的服饰等级高 。故曰“帝乙归妹 。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帝乙归妹 。本就是一场政治交易 。碍于商王朝天子的情面 。爻辞很不好写 。于是系辞者顾左右而言它 。轻描淡写地说:“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意思就是“以天子之妹而能自卑” 。下嫁诸侯而为侧室也 。故《象传》也就事论事地附和:“帝乙归妹 。不如其娣之袂良也” 。接着又马上打圆场 。补充说:“其位在中 。以贵行也 。”意思就是说 。帝乙之妹 。身份高贵 。不会和媵娣们去比衣饰的良否 。爻辞 。象传如此不厌其烦地说 。可谓欲盖弥彰 。令人更加尴尬 。商与周通过联姻 。虽然两只手拉在了一起 。却让人感到浑身的不自在 。联袂并未联心也 。“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在这里也暗中影射商周联袂并不牢靠 。帝乙之妹很难真正牵手周文王 。并不如有莘国太姒与周文王牵手牵得牢靠 。
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文章插图
《归妹卦》六五在坎体 。“坎为月”;又六五得中位 。月得中则圆 。故这里取象应为“月既望” 。“月既望”象征文王已经大婚 。婚姻已经圆满 。这就说明帝乙之妹是在文王已经大婚之後才嫁过来的 。归而为妾 。这就是《诗经》中所谓“文王初载 。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 。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 。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 。伣天之妹 。”文王正妻太姒是有莘国美女 。和文王感情很好 。故称为“天作之合” 。古有莘国在今陕西省渭河边合阳县 。故曰“在洽之阳 。在渭之涘 。”帝乙之妹是商王帝乙之妹 。周人称商为大邦 。贬自为小国 。帝乙归妹是在文王大婚之後 。故曰“文王嘉止 。大邦有子” 。“嘉”是古代五礼之一 。这里特指婚礼 。帝乙归妹是有政治目的的 。帝乙之妹无疑是商朝安插在文王身边的坐探 。故被称为“伣天之妹” 。帝乙归妹如在文王大婚之前 。则帝乙之妹归而为妻 。则吉 。故曰“月几望 。吉 。”而事实是文王已经大婚 。所谓“月既望” 。“月既望”即文王嘉止 。婚姻已经圆满 。帝乙之妹只能以尊下嫁 。归而为妾 。实不吉也 。“月几望 。吉”实是一句悔恨之语 。意思就是月圆之前则归为人妻 。故吉;月圆之後则归而为妾 。失了先机 。实为不吉 。
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文章插图
帝乙归妹 。是典型的政治婚姻 。实质就是一场政治交易 。其结果就是暂时缓和了矛盾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帝乙归妹”虽然暂时缓和了商周矛盾 。但周人代商而王天下是迟早的事 。帝乙之妹只不过是商周角逐的牺牲品而已 。君子当知其弊 。就帝乙之妹个人而言 。下嫁给周文王时 。文王早已娶太姒为妻 。婚事已成 。象月亮已圆满 。帝乙之妹以尊贵的帝妹身份下嫁文王 。却反归而为妾 。确实尴尬 。心里想着 。假如文王未婚该多好啊 。那样就名正言顺地成为文王之妻了 。“月几望吉”就是一句怨恨叹息的话 。
(图片来自百度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观点:
有关“帝乙归妹”的说法众说纷纭 。有说是商汤嫁妹妹的 。也有说商纣王(帝辛)父亲嫁妹妹的 。但是基本上看法是殷商的帝王嫁妹妹或者女儿给诸侯 。据《史记·殷本纪》所载 。商汤之前有报乙 。商汤之后商代帝王有祖乙、小乙、武乙、帝乙 。而商代叫帝乙又当过帝王的就是一个 。即商纣王之父 。
我们不研究到底是哪任殷商帝王嫁妹妹或者女儿(妹在古代可以代表年轻女子) 。主要还是来回答一下“帝乙归妹 。其君之袂 。不如其娣之袂良”到底是什么意思 。
帝乙归妹在《周易》两次出现
“帝乙归妹”这个爻辞一共出现在两个卦中 。分别是“泰卦”和“归妹卦” 。题目中的“帝乙归妹 。其君之袂 。不如其娣之袂良”就出自于“归妹卦”的卦辞 。我们来分别看一下两个卦:
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文章插图
泰卦六五 。帝乙归妹 。以祉元吉 。
象曰:以祉元吉 。中以行愿也 。
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文章插图
归妹卦六五 。帝乙归妹 。其君之袂 。不如其娣之袂良 。月几望 。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