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长安远的爱情含义是什么 日近长安远的爱情含义( 三 )


鲁迅先生对此有过深刻的体会,并给以辛辣的嘲讽 。对这种刻意求古,制造理解困难的做法很是反感 。举例说:像秦始皇焚书是大家熟知的一个历史典故,可有人就写作政俶燔典 。啥意思,政就是嬴政,秦始皇 。俶是开始 。燔是焚烧 。典是典籍,就是书 。这种行文方式毫无新意,搞文字游戏,让人反感 。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古代汉字数量有6万5千多之巨(据《汉语大字典》),其中生僻字、异体字非常多,好多已经成为历史词,现在不使用了 。当然其中的一些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这体现在:一方面旧词可以新用,将新的意义赋予旧词,使旧词重新焕发生机 。另一方面,可以让一些旧词的意义,重新被人们发掘,填补意义的空白 。前一段央视举办汉字听写大会,就焐热了一批冰封的汉字 。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了汉字超强的表达能力 。这么多的汉字,穷其一生我们也不可能全部认完 。
古代汉语文献从一开始时就有行文简略的特点,当然这也是由于汉字当时数量过少,书写不便,只记录大事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这可以从传世的甲骨文看出来,后世文言文继承了这一特色,始终保持了简洁含蓄的表达风格 。这种风格为中国诗歌的过早成熟,以及形成蔚为壮观的诗歌国度具有决定性意义 。说白了就是由汉字单音节特点,可自由组合,突破语法限制,在有限的时空中,给人以无限遐想,营造意境之美 。
但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方块字的自由组合,给了创作者极大发挥的空间 。但也给阅读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惑 。因为作者在创作时,总归是要表达一个特定的意思,他的这句话是依托于特定的某个环境的 。换句话说,是有感而发 。但是,随着时空的流转,作品到了后人手里,由于创作时特定的那一语境已不复存在,很可能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这种解释可以说,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现代语言学泰斗王力先生就指出,在阅读古代文章时,对于书中的词句的解释列出几种观点,认为也说得通的观点是很荒唐的,作者在当初表达的不可能是同时是几种意思,既是这,又是那!所以,面对阐释古代文献时的争议,最好不要说亦通,可以罗列出来让读者去判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经常面对的问题,就是一词多义,一个字有很多词义 。这些词义关系错综复杂复,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增减,掌握这些生疏多变的词义,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没有一定的文言篇幅作为积淀,阅读古代文献时就会感到寸步难行 。换句话说,词义掌握的广度和准确度,直接决定着我们对文献的解读是否顺畅,是否准确 。
文言难懂,还有两个隐藏性的因素 。一是文言原本是无标点的,也就是白文 。我们在文言文中看到的现代标点是后人整理理添加的 。现代标点符号的起源也不过五百年左右的时间,而在中国则发轫于20世纪初,也不过是二百年左右,由新文化运动而通行于全国 。
古代对文章断句加标点是一门学问,是阅读必备的基本功,如果不能正确对文章断句,是无法理解其内容的 。这种标点在古代称为句读,形式非常简单 。就有一个小顿号“、”代表句中的停顿 。一个圈句号“ 。”,代表句尾的停顿 。《三字经》中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也提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更早的文献《礼记·学记》中就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离经辨志”就是离析(断句),明白作者的意思 。
对于中学生阅读的文言文而言,尤其是课文,都是经过编校者加了标点的,不存在加标点断句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有文言断句题目,但这种题目是只给一篇文言文中的某个句子断句,其他内容是已经加过了标点的 。另外,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停顿处以斜杠出现,并没有具体标点符号的区分 。所以,整个难度并不大 。标点符号本来是发行商为了便利读者,扩大书籍的售卖量产生的 。古代齐全的标点符号很少出现,究其原因,可能是是书写的介质如:竹木、丝帛制品难以 *** 或价格昂贵,标点符号的出现占用了书写时有限的位置,也会破快汉字方块字组合的布局,所以就不用标点符号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