蘼芜

蘼芜《中药大辞典》:蘼芜拼音Mí Wú
别名蕲莲、蘪芜(《尔雅》) , 薇芜(《本经》) , 江蒿(《上林赋》) , 芎藭苗(《别录》) , 川芎苗(《履巉岩本草》) 。
出处《本经》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苗叶 。
【蘼芜】性味辛 , 温 。
①《本经》:"味辛 , 温 。"
②《别录》:"无毒 。"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少阳、厥阴经 。"
功能主治祛脑中风寒 。治头风头眩 , 流泪 , 多涕唾 。
①《本经》:"主咳逆 , 定惊气 , 辟邪恶 , 去三虫 。"
②《别录》:"主身中老风 , 头中久风风眩 。"
③《本草图经》:"作饮香 , 云可以已泄泻 。"
④《履巉岩本草》:"除脑中冷 , 治面上游风去来 , 目泪出 , 多涕唾及诸头风 。食后取苗细嚼 , 茶清送下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1~3钱 。
各家论述《本草汇言》:"蘼芜 , 主头风风眩之药也 , 此药气味芳香清洁 , 故去风散湿 , 本草所称主咳逆 , 定惊气 , 作饮止泄泻 , 皆辛香发越郁遏不正之气欤 。"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蘼芜拼音Mí Wú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Chuanxiong, stem and leaf of Wallich Ligusticum
别名蕲芜、薇芜、江蓠、芎穷苗、川芎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 陶弘景:蘼芜今出历阳 , 处处亦有 , 人家多种之 。叶似蛇床而香 , 方药用甚稀 。
2.《唐本草》:蘼芜有二种 , 一种叶似芹叶 , 一种如蛇床 , 香气相似 , 用亦不殊尔 。
3.《纲目》:蘼芜一作麋芜 。其茎叶蘼弱而繁芜 。故以名之 。当归名蕲 , 白芷名篱 , 其叶似当归 , 其香似白芷 , 故有'江篱'之名 。王逸云:'蓠草生江中' , 故曰江篱是也 , 《别录》言蘼芜一名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幼嫩茎叶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幼嫩茎叶 , 鲜用或晒干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高40-70cm 。全株有浓烈香气 。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埠 , 下端有多数须根 。茎直立 , 圆柱形 , 中空 , 表面有纵直沟纹 。茎下部的节膨大成盘状(俗称苓子) , 中部以上的节不膨大 。茎下部叶具柄 , 柄长3-10cm , 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 , 长12-15cm , 宽10-15cm , 三至四回三出式羽状全裂 , 羽片4-5对 , 卵状披针形 , 长6-7cm , 宽5-6cm , 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 , 长2-5mm , 宽1-2mm , 顶端有小尖头 , 仅脉上有稀疏的短柔毛;茎上部叶渐简化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 , 总苞片3-6 , 线形 , 长0.5-2.5cm;伞辐7-20 , 不等长 , 长2-4cm;小伞形花序有花10-24;小总苞片2-7 , 线形 , 略带紫色 , 被柔毛 , 长3-5mm;萼齿不发育;花瓣白以 , 倒卵形至椭圆形 , 先端有短尖状突起 , 内曲;雄蕊5 , 花药淡绿色;花柱2 , 长2-3mm , 向下反曲 。幼果两侧扁压 , 长2-3mm , 宽约1mm;背棱槽内有油管1-5 , 侧棱槽内有油管2-3 , 合生面有油管6-8 。花期7-8月 , 幼果期9-10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