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使孩子努力读书?( 二 )


1、环境强化 。巧妙运用孩子身边的环境正面强化孩子主动学习
比如:原来孩子的玩伴都是一些不思进取的小伙伴 。整天约孩子玩 。那家长们为了让玩伴能够正面的影响孩子 。就给孩子多介绍几个成绩好的 。爱学习的小伙伴 。让他们玩在一起 。或者请这些有效的孩子到家里来培养孩子与他们的感情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
2、降低门槛 。让孩子轻松的达到目标
比如: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 。这个目标太过于长远了 。感性大脑系统(马儿)等不及这么长时间 。也不会永远听指挥 。所以 。降低门槛 。把长远目标调整为短期目标 。先从原来的中下等成绩提高到中上等成绩 。
3、即时奖励 。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把长期目标改为短期目标
人性的弱点 。感性大脑系统是希望立刻享受 。因此等不及以后长远目标实现的享受 。感性大脑渴望的是立刻享受 。所以当孩子实现一个小小的短期目标后 。应该给孩子立刻享受的奖励支持 。
4、改变驱动力 。从外驱动改为内驱动 。让孩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当孩子成绩进步一点点的时候 。自然会得到老师的嘉奖 。同学羡慕的眼神 。玩伴的崇拜心理 。家长的鼓励等 。孩子自然享受到这种优秀带来的不同感受 。同时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成绩)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的 。渐渐的就会从需要家长的外驱动转变为自主的内驱动 。主动学习 。当孩子在各方面的有了进步后 。所影响和接触的都是优秀的一面 。就会以点带面的形成蝴蝶效应 。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
这个过程就像家长主动学习(内驱动)好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一样 。并没有谁强迫家长来学习 。甚至来付费学习 。因为家长有自我的内驱动力 。而孩子没有 。这就是需要家长们通过学习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实现目标 。
5、自我预言实现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 。巧妙的引导孩子 。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
师生关系如何影响孩子成绩呢?
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6年时做了一个“老鼠穿越迷宫”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分为两组 。
控制A组:交给一个研究员T 。并告诉该T说:“这一群老鼠是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 。请你来训练它们跑出这个迷宫 。”
实验B组:交给另外一个研究员R 。告诉R说:“这群老鼠的智力普通 。你把它们训练跑出这个迷宫 。

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使孩子努力读书?

文章插图
两个研究员分别对这两组老鼠训练一段时间后 。罗森塔尔对这两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测试 。结果发现 。A组老鼠比B组老鼠聪明得多 。都跑出去了 。
实验结束后 。罗森塔尔给两个研究员说:“这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 。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聪明 。当研究员认为这群老鼠特别聪明时 。他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训练 。结果这些老鼠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相反 。另外的研究员用对待普通老鼠的方法训练 。也就把老鼠训练成了普通的老鼠 。
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使孩子努力读书?

文章插图
两年后 。罗森塔尔把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 。他和助手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学校 。在这所学校1-6年级共18个班中随机选择了3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 \"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
测验结束后 。罗森塔尔给被实验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发了一份名单 。并以赞赏的口吻告诉班主任说:\"名单上的学生是班上最优异、最有发展前途学生 。\"并反复叮嘱班主任:“不要把名单外传 。不然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老师们看了这份名单上学生的名字 。其中部分学生目前成绩表现平平 。然后对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抱有疑问 。心理学家看出老师疑问后告诉老师:“请注意 。我说的是未来的发展前途 。而不是说现在 。”由于罗森塔尔是这方面的专家 。老师就相信了 。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雅各布森又返回学校 。对上次交给班主任名单的学生进行了复试 。这些被试验的学生成绩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而且性格更开朗 。求知欲更强 。师生关系更融洽 。而且更爱与人打交道 。
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使孩子努力读书?

文章插图
其实罗森塔尔根本不了解这些学生 。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成绩和智商 。他只是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 。不过这个谎言对班主任老师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这8个月里 。这个权威性的谎言左右了老师对这些学生能力评价 。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行为 。语言和情感等各种途径不知不觉的传递给了 “你很优秀”的信息给孩子 。使孩子强烈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热爱和期望 。孩子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的影响 。变得自尊 。自爱 。自强 。自信 。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表现和进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