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学习不可行吗?


我认为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学习是不可行的 。
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学习 。负面作用很多 。
一、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学习 。让家长变得很被动 。

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学习不可行吗?

文章插图
这样的物质刺激并没有唤起孩子的自主性 。反而让孩子很随意 。我高兴写就写 。不高兴我就不写 。家长很被动 。
二、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的学习 。让孩子变得功利 。
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学习不可行吗?

文章插图
这在他的头脑中会把目标和物质联系连接起来 。孩子想到 。只要我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孩子的快乐也是建立在物质上的 。他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也是建立在物质上面的 。而忽略了对学习本身的感情 。让孩子一步一步把目标和物质连接起来 。变得越来越功利 。
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学习不可行吗?

文章插图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一个小村子里 。有几个孩子特别喜欢到一个独居老人门前扔石头玩儿 。影响了老人的休息 。老人就把这几个孩子叫到一块儿 。告诉孩子们 。如果他们明天还到在这个时间 。向门前扔石头 。他们将得到报酬 。每人一元钱 。孩子们很乐意 。连接连几天都到老人门前扔石头并领取报酬 。几天以后老人又对孩子们说他经济困难 。不能再支付一元的报酬了 。只能支付五角的报酬 。孩子们有些不开心 。又过了几天 。老人对孩子们说 。只能给孩子们一角的报酬了 。这时候孩子们彻底不乐意了 。埋怨说一角钱谁还愿意干这样的苦差事儿 。孩子们再也不来这里扔石头了 。
这是心理学当中的过度效应 。当家长用物质刺激学习动机的时候 。只能增大孩子们的胃口 。让孩子们变得贪婪 。一旦奖励机制低于上次的物质刺激 。孩子们学习动机就会下降 。甚至消失 。
我的建议:精神上的激励 。重于物质上的激励 。
不过度关注孩子的结果 。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孩子在玩投球游戏的时候 。孩子已经很努力的投了 。但是很可惜 。投了10次只投中了一下 。如果家长这个时候关注孩子的结果 。嘲笑孩子投了这么糟糕的一个成绩 。那么孩子内心的体验肯定是非常沮丧的 。
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学习不可行吗?

文章插图
多关注孩子努力的精神态度 。少指责孩子的行为方法 。
要想让孩子持续拥有积极主动性的努力 。应该关注孩子精神层面上的鼓励 。弱化物质方面的鼓励 。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当他做一件事获得成功的时候 。其实他的精神层面已经获得了回报 。比如 。孩子考试取得了好的成绩 。好成绩本身就是对他的一个重大的精神奖励 。是对他付出努力的最好的回报 。
当孩子做了好事的时候 。周围人赞许的目光 。孩子们羡慕的眼神 。父母赞赏的态度 。都令孩子产生极强的自我价值感和心灵的愉悦感 。而这一些都会化成今后他继续努力的内驱力 。
总之:用物质奖励 。来鼓励诱导孩子的学习 。易造成孩子对学习目标的价值观扭曲 。它不是持续有效地让孩子产生内驱力的有效手段 。家长应该把奖励的重点转移到精神激励方面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觉主动性 。
其他观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同理 。用物质奖励来激励、诱导孩子学习是可行的 。激励需要载体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都是激励的载体 。
通常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就会受到奖励 。学校可能给获奖学生颁发奖金或奖品 。这就是物质奖励 。受到奖励的学生会更加有信心、自觉地学习 。这就是物质奖励的作用 。
众所周知 。有些农村学校还给优秀学生奖励一大块猪肉 。试想一下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 。还有什么奖励比这块猪肉更有激励作用?通过这种物质奖励 。这些受奖的孩子从小就知道 。只要自己努力学习 。就可以给家人带来快乐 。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
当然 。物质奖励要适度 。并且对孩子比较实用的物品 。不能只讲物质奖励 。还要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如口头表扬、张贴奖状等方式 。这样物质奖励的效果就会更加持久 。
其他观点:
用物质奖励來鼓励诱导孩子学习 。已经是常态 。常见的是学校召开表彰会 。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发奖状并配以笔记本钢笔等文具给以奖励 。这一方面鼓励优秀生更进一步 。另一方面给大家作出榜样 。诱导大家共同努力学习 。许多家长们也是如此 。看到孩子成绩提髙 。除了夸奖则给孩子以奖励 。给钱给物 。过年过节发红包 。有的并许以假期旅游等 。用以奖赏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