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为什么只有蜀封五虎上将,而魏吴都没有?


三国演义中只有蜀汉封五虎上将确实是《三国演义》故意而为之 。但是不止是蜀汉有五虎上将 。魏国也有五子良将 。吴国有四英杰之说 。不过这些说法都是后世评说的 。在三国时期实际上类似的这种册封都是不存在的 。
一.魏国的五子良将
魏国的五子良将分别是指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于禁以及右将军徐晃 。曹操在行军作战时也常常是以这五位将军中择人作为先锋 。
而五子良将这一说话来自于后来的《三国志》 。在三国时期并无五子良将这一说法 。陈寿在三国志中将五人合并列传 。并评论道
太祖建兹武功 。而时之良将 。五子为先 。于禁最号毅重 。然弗克其终 。张郃以巧变为称 。乐进以骁果显名 。而鉴其行事 。未副所闻 。或注记有遗漏 。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
所以后世也将这五人并称为五子良将 。
而张辽在这几人中算是最出名的了 。镇守合肥时多次击退东吴孙权的进攻 。仅仅率领八百余人冲击十万东吴军队 。打的东吴是溃不成军 。更是被后世列为六十四名将之一 。

三国中为什么只有蜀封五虎上将,而魏吴都没有?

文章插图
二.东吴四英杰
东吴四英杰比较有意思 。是指先后执掌东吴水军的大都督 。按接任顺序 。分别为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
这四个人按照对待刘备集团的态度可分为主战派、主和派 。其中周瑜吕蒙陆续都算是坚决的主战派 。鲁肃算是主和派 。这四人虽然政见不合 。但关系却十分好 。并且对东吴都有着重大贡献 。并在三国时期谱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
周瑜的赤壁之战 。
鲁肃的《榻上策》 。
吕蒙的白衣渡江 。
陆逊的夷陵之战 。
东吴四英杰的说法来自于南宋时期的洪迈在《容斋随笔》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对这四人大加赞赏 。后人在传习和引用时 。把他们概括为“东吴四英将”或“东吴四英杰” 。
三国中为什么只有蜀封五虎上将,而魏吴都没有?

文章插图
三.蜀汉五虎上将
蜀汉的五虎上将也为《三国演义》的原因是流传最广的 。但是实际上刘备只封了四位将军 。分别是前将军关羽 。右将军张飞 。左将军马超 。后将军黄忠 。其中并没有赵云 。也并没有五虎将一说 。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 。为世虎臣 。羽报效曹公 。飞义释严颜 。并有国士之风 。然羽刚而自矜 。飞暴而无恩 。以短取败 。理数之常也 。马超阻戎负勇 。以覆其族 。惜哉!能因穷致泰 。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 。并作爪牙 。其灌、腾之徒欤?
五虎上将的说法更多的是在民间流传 。在史书中如《山堂肆考》、《历代名臣录》等也有记载 。至清时五虎将被收入《四库全书》 。
三国中为什么只有蜀封五虎上将,而魏吴都没有?

文章插图
而《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主角的历史小说 。自然也需要主角光环 。所以对东吴和魏国的描叙要略微差上一些 。例如东吴和曹魏之间的战争篇幅明显要少于诸葛亮五出祁山的篇幅 。所以五虎上将的说法确实是《三国演义》故意而为之 。
其他观点: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
不仅有蜀国五虎上将 。还有曹操的五子良将 。东吴的四英将和十二虎臣 。此外袁绍还有河北四庭柱等等 。不过这当中有是《三国志》正史中记载的 。有的是《三国演义》小说演义的 。还有我们现代人创造的 。
三国中为什么只有蜀封五虎上将,而魏吴都没有?

文章插图
1、蜀国五虎将
此说法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提出的 。不过他却是根据《三国志》来的 。因为陈寿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传 。由此而得 。
其实在刘备称汉中王时 。只封了四位大将 。分别是前将军关羽 。右将军张飞 。左将军马超 。后将军黄忠 。并没有赵云 。不过赵云对于蜀汉集团的贡献可不小 。特别是在长坂坡和荆州两救刘禅 。在汉中之战时 。赵云也有在曹营之中杀得几进几出的优异表现 。被刘备称为“子龙一身都是胆” 。这部分被罗贯中演义之后用在了长坂坡之战 。
马超在西凉时可是闻名天下 。潼关之战中差点擒杀曹操 。但是归降刘备之后被高高地供起来了 。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 。
老将黄忠早年表现平平 。临了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夏侯渊 。扬名立万 。夏侯渊是蜀汉集团斩杀的曹魏阵营最高级别将领 。
关羽和张飞的事迹不用多说 。《三国演义》虽有夸张 。但两人在正史之中确实被冠以“万人敌”的称谓 。而且五人之中 。只有关羽、张飞在后世入选武庙(象征武将的历史地位) 。甚至关羽还成为关圣帝君单独祭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