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了美发的人都在喊后悔,是行业的问题?还是个人的问题?


谢邀 。做为一个曾经的老发型师 。我是这样看待这个行业的:
无论美丑 。无论男女 。无论贵贱 。只要有头发你就得修理(当然一辈子不剪头发的行为艺术者除外 。毕竟是少数 。姑且忽略不计) 。那么中国就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超级市场 。这个行当广阔天地还是大有可为的 。
但问题是这个行业具有几个特殊性 。容易限制规模化发展 。是哪几个呢?我简单的归纳出了以下4条
一是标准难以统一 。只能统一部分标准 。比如卫生标准、服务标准、产品标准;而审美 。原材料(头发) 。技艺这三项没有标准(部分基础技能除外) 。也不可能有标准 。
二是人才缺口大 。我指的是人才缺口不是人员缺口 。
三是影响“产品”效果的变量多且不可控 。
四是尴尬的售后服务 。
标准不统一则不能复制 。不能复制自然就难成规模 。更何况很多店铺连能统一的标准环节都不统一 。就更别提不能有标准的环节了 。为什么还会有不能统一标准的环节呢?请接着往下看 。相信你看了会有更新的观点来反驳我 。
第一、客户审美情趣不同 。也就没有了统一的审美标准
我们可以把发型制作看作是现场定制“产品” 。同时这个“产品”还要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什么需求呢?变美的需求(相信没有人是为了变丑 。除非特殊行业比如演员或精神不正常) 。可是美又是没有标准的 。就好比同样一件衣服 。不会所有人都会认为美 。审美观相近的人会做出相似评判 。不同的人自然评价也不相同 。因此客户审美情趣不同 。也就没有了统一的审美标准 。试想一个没有统一评判标准的“产品” 。又如何能统一生产制作标准呢?
第二、制作“产品”的原材料(头发)差异过大 。统一的标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工业生产都有严格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和使用标准 。要制作出品质相同的产品 。除了制作工艺流程的标准化之外 。更重要的是必须采购和使用特定的原材料 。否则也没有办法制造出能通过标准检验的产品 。
头发就是制作发型这个产品的原材料 。而每个人的原材料(头发)原本的质感、弹性、粗细、疏密、流向 。生长角度 。边界形状等都各不相同 。要使用这些各不相同的原材料制作出能通过同一标准检验的产品 。这也是不现实的 。例如同一个手艺人做同样一款发型 。在两个发质不同的客户头上做出来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
第三、技艺不可标准化 。否则就离死不远了
技能也就是手艺 。如果手艺可以标准化 。那么还要人干什么呢?直接交由机器就好了 。
比如卷杠 。可以给机器设置什么发型如何分区分片 。多粗的头发又施以多少牛顿的拉力 。以什么角度拉出 。卷至几圈为止 。温度设置几度 。时间多长云云……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姑且不说有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这颗头颅放心的交给机器 。就这个标准制作出来的千篇一律 。想必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可言 。假如这些发型都被编号一或二输入了电脑程序 。有一天你做了个新发型昂首走在街头 。突然看到许多与你一样头顶着2号发型的“俊男靓女” 。长得还都差不多 。不知那时你会作何感想?
手艺之所以为手艺 。它离不开人灵巧的双手 。而驱动双手的核心是人的大脑 。大脑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会不断滋生新想法 。革除或融合先前的经验 。而这正是创造力 。也是手艺不可被机器替代的核心价值 。
人不是机器 。也做不到真正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手艺容易使得手艺人丧失个性 。只能复制和模仿 。很难再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最后必将落得被市场淘汰的悲惨结局 。
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有一段台词是这样讲的:“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美发行业像极了一块久旱的土地 。亟待人才的甘霖来滋养 。
每一个行业都在说缺人才 。估计没有几个行业有美发行业缺的厉害 。也不记得是某年某月某日读到过一篇文章 。其中有那么一句贴切的比喻把美发行业比作是文化的沙漠 。
的确 。从剃头挑子开始的美发人 。可以说一开始清一色都是由文盲组成 。发展到今天水平略有提高 。不过大都是高中以下的文化水平 。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占绝大部分 。虽然已经脱出传统文盲的定义 。可同时又被圈入新文盲的包围 。虽然文化程度和人才并不能直接划等号 。但是自身文化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养成 。
除了文化水平的限制之外 。培训机构的简陋也是一大影响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