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
丝毫没有情景的描写 。如崔诗的:晴川历历 。芳草萋萋 。因此 。李诗的颈联没有神韵 。即景生情的氛围 。就是当时地理的陈述 。
最后 。在\"合\"的尾联 。由于有了\"芳草萋萋\"自然引出了崔诗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烟波江上\"也与\"白云千载空悠悠\"相呼应 。与整首诗相合 。
而李诗在颈联交代完地理后 。尾联笔锋斗转来了句: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的尾联来的突兀不说 。而且与整首诗没有丝毫呼应相合 。这与崔诗相去甚远 。
在景物描写 。借景抒情 。比兴方面 。通过本文对于两首诗的比较也会得出:崔诗胜于李诗的结论 。
由以比较鉴别后 。笔者认为《登黄鹤楼》一诗比《登凤凰金陵台》略胜一筹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
【01】两首诗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文章插图
传说两首诗写作 。崔颢的写在前面 。李白这首写在后面 。更有人说 。李白当时登上黄鹤楼 。本来想题诗 。结果看到崔颢的这首诗 。就再也不好意思写了 。于是就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无奈 。以至于李白后来被排挤出长安 。游览金陵时写下这首《登金陵凤凰台》 。也被人认为是他想与崔颢的《黄鹤楼》比试而写下的 。
文章插图
如果说李白想写出与《黄鹤楼》一样的诗来 。才肯罢休 。倒也符合李白的性格 。而这两首诗歌 。虽然一个写的是黄鹤楼 。一个写的是凤凰台 。但仔细看似有相似之处:
同为怀古:黄鹤楼上乘黄鹤而去的古人 。凤凰台上的凤凰已去 。
韵律相似:楼-悠-洲-愁;流-丘-洲-愁 。
语言天成 。流畅自然 。与两位诗人平常的语言积累和修为是分不开的 。
所以又有人说:李白的这首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 。格律气势未易甲乙” 。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
文章插图
《黄鹤楼》: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借传说落笔 。仙人乘鹤 。本就是虚无的传说 。诗人却写成有那么一回事 。而且黄鹤还一去不复返了 。这其实也就是感怀岁月一直向前 。以前的古人再也见不到了 。这是人们登楼或者登山远眺常有的心情 。感情又很真实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这首诗诗中有画 。达到了最高境界:近景、远景 。楼里楼外 。江边江际 。一幅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的山水画 。
《登金陵凤凰台》:一是充沛浑厚之气 。全诗有一股浑厚博大之气 。让李白观古阅今 。统揽四海 。又超然物外 。挥洒自如 。所以“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二是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 。这首诗对历史和自然的认识独到 。历史他觉得“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 。在表现自然时 。觉得自然力量雄大 。时空也在变化 。比如前面说到的青天外 。白鹭洲句子 。
其实就两首诗本身而言 。他们在格律气势上不分上下的 。在用韵上也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 。语言方面更是体现了大家的风范 。潇洒清丽 。
但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黄鹤楼》更胜《登金陵凤凰台》呢?我想大概是因为一个先成 。一个后作 。加上人们的传说 。觉得李白是在模仿崔颢的诗歌 。自然就在心理上给了一个定论罢了 。对于诗歌的欣赏 。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呢 。
喜欢读书 。喜欢写文字 。我是青鸾惊鸿 。感恩每一次的不期而遇和喜欢 。
其他观点:
古人“抑李扬崔”也罢 。今人如张先生“崇李抑崔”也罢 。共同的谬论就是忽略了一个如此重要的问题:《凤凰台》和《黄鹤楼》并无多大差别 。今天 。我们来详细的分析一下这两首古诗 。
推荐阅读
- 代运营公司靠谱吗?有没有效果?
- 为何有人说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是向崔颢《黄鹤楼》致敬的作品?
- 淘宝店铺开了直通车就有人说帮你代运营,这靠得住吗?
-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你觉得哪首诗更出色?
- 美团、大众点评的代运营靠谱吗?
- 怎样理解古文《登金陵凤凰台》第二句?
- 新媒体运营可以找代运营公司吗?
- 施蛰存《唐诗百话》认为李白《登金陵凤皇台》思想内容、章法、句法,都胜过崔颢的《黄鹤楼》,大家如何看待?
- 史蒂芬金的哪部作品最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