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三 )


郑玄解:“期 。犹要也;颐 。养也 。不知衣服食味 。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 。无所不待于养” 。
百岁 。在古代与现代 。都是少之又少的高龄 。古时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我们现代没有这样文绉绉称呼百岁老人 。除非在文学作品中 。
期颐一词 。最早源于汉朝戴圣编辑的《礼记.曲礼篇》中 。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古代是如何从小到老来称谓的 。
人生十年曰幼 。学 。
二十曰弱 。冠 。
三十曰壮 。有室 。
四十曰强 。而仕 。
五十曰艾 。服官政 。
六十曰耆 。指使 。
七十曰老 。而传 。
八十九十曰耄 。廿年曰悼 。悼与耄 。虽有罪 。不加刑焉 。
百年曰期 。颐 。
“百年曰期 。颐” 。是说人生以百年为期 。因此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颐即颐养 。我们还对一个成语非常熟悉 。那就是“颐养天年” 。
“期颐之年”还有一个近义词叫“颐养人瑞” 。同样也是指百岁老人年事已高 。需要或指望儿孙等来供养或赡养 。
“期颐之年”这个词见证我国传统的孝文化 。我们对于哺育、养育儿孙成长的老人 。在他们含辛茹苦一辈子后 。更要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以及“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写在最后
综上 。豆蔻年华指13-14岁的少女 。及笄之年指女子15岁结婚年纪 。知天命是50岁 。花甲之年是60岁 。古稀之年是70岁 。耄耋之年是80-90岁 。期颐之年是100岁 。
中华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充满了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脉流 。让古文化的馨香、雅致、丰润、含蓄及唯美等 。流传并沿用至今 。为老祖宗的智慧点赞!
如今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古代表示年龄的词汇 。在流传数千年以后 。我们仍在使用 。这足以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为此自豪!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如侵则删)
其他观点: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 。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 。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 。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有些称谓现在还能听到 。显得形象而含蓄 。深邃而雅致 。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娉婷袅袅十三余 。豆蔻枝头二月花 。”《赠别》(杜牧)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 。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 。豆蔻原来比喻嫩芽 。这里比喻芳龄十三岁的少女 。再加上“年华”二字 。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丽年龄 。
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笄: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 。戴上簪子 。古代女孩子十五岁就可以结婚了 。“复有双幼妹 。笄年未结? 。”《对酒示行》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知天命:指五十岁 。“知天命”是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五十之前 。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 。而五十之后 。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但对个人荣辱已淡然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
花甲:指六十岁 。甲是天干的第一位 。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甲子 。由天干、地支组合 。每一干支代表一年 。六十年为一循环 。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 。故称花甲子 。年满六十为花甲 。《论语》中有“六十而耳顺 。”
古稀:指七十岁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曲江》(杜甫)七十岁称为“古稀” 。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人能够到七十岁 。这是一件很稀少的事情 。应该值得珍惜剩下的时光 。
耄耋:指八九十岁 。年纪很大的人 。耄指八十岁 。耋指九十岁 。语出东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
期颐:指百岁高寿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 。流年自可数期颐 。”
茶寿:指108岁 。茶字上面廿 。下面为八十八 。二者相加得108岁 。“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 。相加即“二十” 。中间的“入”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 。相加即“十八” 。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 。再加上字头的“二十” 。一共是“一百零八” 。故名茶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