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和期颐等 。都是古代用来表示年龄的词语 。
它们形象而含蓄 。深邃而雅致 。充满浓厚的文化底蕴 。可见 。古人表示年龄通常不用数字 。而是用文字 。那古代是怎样表示年龄的呢?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01:豆蔻
豆蔻 。对应成语“豆蔻年华” 。那豆蔻年华到底是多少岁?其实 。古代“豆蔻年华”指的是13-14岁的女孩子 。一起来看下 。
豆蔻 。又名草果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产自岭南 。外形像芭蕉 。花淡黄色 。秋天结果 。果实扁球形 。种子像石榴子 。有香味 。可入药 。
《本草》记载:“豆蔻花生于叶间 。南人取其未大开者 。谓之含胎花” 。就是说 。南方人根据豆蔻尚未大开而像怀孕的形态来给它命名 。
而古人常用豆蔻来比喻少女 。
唐代诗人杜牧在《赠别》诗里写:“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这句诗意思:少女姿态美好举止轻盈 。正是13岁年华 。就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
豆蔻一般初夏开花 。花是一串串的 。上面一个个小花朵 。在含苞待放时 。花骨朵带有一丝淡黄色 。非常符合13岁左右小女孩的形象 。
因此杜牧那两句诗是最经典形象的 。
杜牧曾在扬州做官 。后来要回长安了 。分别时就给扬州相好的歌妓张好好写下了这首《赠别》诗 。当时张好好正是13岁左右的少女 。杜牧就用豆蔻花来形容她柔美轻盈的身姿 。
综上 。豆蔻一是指有果实和种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开出的淡黄色小花就是豆蔻花;二是用豆蔻比喻为13-14岁的少女 。
其他形容女孩子年龄的优美词语 。碧玉年华指16岁 。桃李年华指20岁 。花信之年指24岁等 。中华文化形象生动、含蓄唯美 。韵味悠长 。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02:及笄
及笄(jí jī) 。又叫既笄 。对应成语“及笄之年” 。在古代汉族女子年满15岁就可结发 。用笄贯之 。
什么是笄?《说文》解释:“笄 。簪也” 。笄 。就是古代女子用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 。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 。或插住帽子 。
古时行笄礼表示成年 。说明到了结婚的年龄 。如“年已及笄” 。《礼记》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我们在一些古装剧里也会看到 。古代女子结婚后都是束发及笄的 。而在少女时期则披发留刘海等 。说明古代女子结婚前后装束不一致 。
因此 。及笄指的是古代15岁的女孩 。
那么古代15岁男孩呢?古代男孩一般15岁束发 。这时还要学会各种技艺 。归有光《项脊轩志》提到:“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关于及笄 。我们还可联想到这些 。如“总角”指幼年的儿童 。把头发挽成小髻 。很是可爱 。垂髫 。同样指儿童幼年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 。不戴帽子 。头发下垂 。
弱冠 。古代汉族男子20岁行弱冠礼 。弱冠之年就是20岁 。弱即弱小 。冠即戴成年人的帽子 。还要举行大礼 。如同现在举行成人礼 。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 。卓荦观群书 。
综上 。古代男女成年及结婚年龄 。与现代都大不相同 。这就是古今差别 。同时 。我们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古文化 。何其幸哉 。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03:知天命
这里要提到“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
这是孔子总结他自己的 。说他15岁致力于学习 。30岁自立 。40岁不被外界事物迷惑 。50岁懂得顺应天命 。60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 。70岁能随心所欲不越规矩 。
所以 。“知天命”就是指50岁的年纪 。
“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
人活到了50岁年纪 。就应该懂得顺应天命 。当然顺应不是要听天由命、无所作为 。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
也就是说 。人到了50岁之后 。知道理想实现很难 。因而做事不苛求结果 。毕竟50岁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 。但在50岁后 。虽然仍然发愤图强 。但对个人荣辱等也已看得淡然了 。
毕竟 。一般来说 。人活到了50岁 。生活阅历丰富 。心智更加成熟 。而且累积了半生财富 。因而大多数人不会在这个重要年龄段 。再去大力冒险、苛求成功 。而是求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