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是出自于《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朱熹集注:“盖心一于是 。而不及乎他也 。”三月不知肉味 。是形容一个人专心致志到执迷的程度 。连吃饭的味道都不知道了 。
三月不知肉味 。形容一种精神 。一种动力 。世界需要有这种锲而不舍、废寝忘食的人 。对科学公关 。人类发展都有益处 。
但是现在也有时用来形容清贫 。好几个月没有吃上肉了 。
具体指什么美食能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呢?其实孔子指的是《韶》乐 。所谓《韶》乐 。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孔子认为《韶》乐是“尽美矣 。又尽善也” 。尽善尽美 。相传歌颂周武王的乐舞为《武》乐 。孔子认为 。《武》乐是“尽美矣 。未尽善也” 。尽美不尽善 。美指形式美 。善指内容善 。《韶》乐形式美、内容善 。因此孔子听它入了迷 。都忘了肉的味道 。听音乐是精神享受 。吃肉是物质享受 。孔子听音乐而忘了肉味 。
其他观点:
【三月不知肉味】的起源与食物无关 。原本的故事是 。孔子在齐国【与齐太师语乐 。闻韶音 。学之 。三月不知肉味】 。
文章插图
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形容 。来表达孔子所认为的《韶乐》的迷人之处 。当然了 。这倒未必是由于《韶乐》本身有多好听 。而是其意义深重 。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品味 。使孔子发出了【学之 。三月不知肉味】的赞叹 。
孔子注重的是《韶乐》背后的东西 。而并非表面 。说起来 。如果《韶乐》真的有使人味觉紊乱的作用 。那就要怀疑两三千年前已经出现了【音频毒品】了 。
孔子闻韶 。给出这样高度的评价 。也的确使普通人动心 。
但是 。这里说 。也不排除孔子的赞美有一定不实的成分在里边 。
孔子的确喜爱音乐 。经周天子的大夫苌弘推荐《齐韶》 。产生兴趣是肯定的 。问题在于 。孔子至齐 。是在鲁国内乱 。他随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 。寄人篱下 。乞食偷生的情况下 。
这个时候的孔子混得相当惨 。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只能猥琐发育 。时时有人打算弄死他 。在这样的前提下 。他被人招待听《韶乐》 。就算不喜欢 。他有没有胆量说个“不”字?
所以 。其实【三月不知肉味】也够肉麻的 。明显有一种溜须拍马的意味在里边 。没办法 。小命就快不保 。也就顾不得肉麻不肉麻了 。
说实话 。在那种情况下 。威胁我让我说【法海你不懂爱】是古往今来最好听的歌我也说得出口 。
至于美食 。那是没有的 。因齐国权臣晏婴跟孔子不太对付 。所以孔子受到的待遇很一般 。有的吃饿不死就算是好的了 。
其他观点:
“三月不知肉味”是一个成语典故 。它出自于《论语.述而》 。
【古人讲“三月不知肉味”,这具体是指什么“美食”?】“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意思是说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 。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 。他说 。\"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
这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法 。突出了韶乐之优美 。
孔子虚心好学 。潜心研究 。和师襄子学习弹琴时 。一支曲子可以练习十几天 。老师觉得已经很满意了 。就建议他继续学习其他曲目 。可是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 。还不可以学新曲 。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一直练习到自己满意 。并沉醉其中 。甚至可以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达到忘我的境界 。令师襄子敬佩不已 。
对于音乐 。孔子钻心研究到如此地步 。其痴迷程度可见 。因一件事物的专心致志 。而忘却了其他事物的美好 。用“三月不知肉味”来形容 。也不为过 。
所以说 。“三月不知肉味”指的是一种因专心致志而忘我的精神 。并非指一种“美食” 。
另外 。在后来 。“三月不知肉味”人们也曾用作比喻生活上的清贫程度 。表达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有营养的、好吃的红烧肉了 。
以上是我的解答 。我是小扣柴扉~~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60年地母经》有几分可信度?为什么?
-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做电话销售?
- 为什么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 为什么现在的大多数人不喜欢电话销售工作?
- 【三月不知肉味】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 电话销售适合多大年龄的人去做?
- 最强的史前五大海洋霸主 史前十大海洋巨兽排行榜
-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如何理解?符合现代的人生价值观吗?
- 年轻人该不该做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