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古诗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嫦娥

李商隐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美丽传说 。李商隐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她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像月亮一样皎洁,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她最终没能等到那个对的人 。

嫦娥古诗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嫦娥

文章插图
1、嫦娥李商隐古诗讲解?《嫦娥》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译文对照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译文 注释】: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
【赏析】: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 。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的交代 。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 。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 。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