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结构模型是谁提出来的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 三 )



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和一幅插图的短文公布了他们的发现 。在论文中 , 沃森和克里克以谦逊的笔调 , 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的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 , 我们所推测的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的复制机理 。”在随后发表的论文中 , 沃森和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一、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 。这个“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Matthew Meselson)和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 W.Stahl)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 。二、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 。三、它能够说明基因是如何突变的 。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 , 这样的变化可以通过复制而得到保留 。

但是遗传物质的第四个特征 , 即遗传信息怎样得到表达以控制细胞活动呢?这个模型无法解释 , 沃森和克里克当时也公开承认他们不知道DNA如何能“对细胞有高度特殊的作用” 。不过 , 这时 , 基因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 这种观点已成为一个共识 。那么基因又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呢?有没有可能以DNA为模板 , 直接在DNA上面将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模型后的一段时间内 , 即有人如此假设 , 认为DNA结构中 , 在不同的碱基对之间形成形状不同的“窟窿” , 不同的氨基酸插在这些窟窿中 , 就能连成特定序列的蛋白质 。但是这个假说 , 面临着一大难题:染色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 而绝大多数蛋白质都在细胞质中 , 细胞核和细胞质由大分子无法通过的核膜隔离开 , 如果由DNA直接合成蛋白质 , 蛋白质无法跑到细胞质 。另一类核酸RNA倒是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RNA和DNA的成分很相似 , 只有两点不同 , 它有核糖而没有脱氧核糖 , 有尿嘧啶(U)而没有胸腺嘧啶(T) 。早在1952年 , 在提出DNA双螺旋模型之前 , 沃森就已设想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由DNA传到RNA , 再由RNA传到蛋白质 。在1953~1954年间 , 沃森进一步思考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在基因表达时 , DNA从细胞核转移到了细胞质 , 其脱氧核糖转变成核糖 , 变成了双链RNA , 然后再以碱基对之间的窟窿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这个过于离奇的设想在提交发表之前被克里克否决了 。克里克指出 , DNA和RNA本身都不可能直接充当连接氨基酸的模板 。遗传信息仅仅体现在DNA的碱基序列上 , 还需要一种连接物将碱基序列和氨基酸连接起来 。这个“连接物假说” , 很快就被实验证实了 。

1958年 , 克里克提出了两个学说 , 奠定了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个学说是“序列假说” , 它认为一段核酸的特殊性完全由它的碱基序列所决定 , 碱基序列编码一个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第二个学说是“中心法则” , 遗传信息只能从核酸传递给核酸 , 或核酸传递给蛋白质 , 而不能从蛋白质传递给蛋白质 , 或从蛋白质传回核酸 。沃森后来把中心法则更明确地表示为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到RNA , 再由RNA传到蛋白质 , 以致在1970年发现了病毒中存在由RNA合成DNA的反转录现象后 , 人们都说中心法则需要修正 , 要加一条遗传信息也能从RNA传到DNA.事实上 , 根据克里克原来的说法 , 中心法则并 *** 的必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