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师的文章有关老师的文章故事( 三 )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 。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 。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 。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
这话有道理 。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 。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 。
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 *** 教 。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 。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
教创作靠“讲”不成 。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橘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教授先讲一套,让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
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 。
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 。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 。前已说过,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 。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 。
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斯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 。
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 。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 。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 。
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 。
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
【有关老师的文章有关老师的文章故事】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我这人从来不记笔记)!我们有一个同学把闻一多先生讲唐诗课的笔记记得极详细,现已整理出版,书名就叫《闻一多论唐诗》,很有学术价值,就是不知道他把闻先生讲唐诗时的“神气”记下来了没有 。
我如果把沈先生讲课时的精辟见解记下来,也可以成为一本《沈从文论创作》 。可惜我不是这样的有心人 。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 。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 。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 。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