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的翻译_淮阴侯韩信文言文( 五 )


5鸜眼:特指石头上的一种像鸜鹆(音qúyù , 八哥鸟的古名)眼睛的圆形斑点 。方:量词 , 用于表示印、砚台等 。端石砚:即端砚 , 一种珍贵的砚台 , 是用产于广东德庆县端溪之石料制成 , 上面有“鸜眼”的最为珍贵 。龙涎(音xián):一种珍贵的香料 , 为抹香鲸的分泌物 , 因得之于海上 , 故称龙涎 。博山炉:一种香炉 , 其表面雕刻成群山重叠的形状 。[主贴“博山炉”误作“博山垆” 。]
6漫:枉然、白白地 。守株:守株待兔的意思 。
秦对赵 , 越对吴1 , 钓客对耕夫 。箕裘对杖履 , 杞梓对桑榆2 。
天欲晓 , 日将晡3 , 狡兔对妖狐 。读书甘刺股 , 煮粥惜焚须4 。
韩信武能平四海 , 左思文足赋三都5 。
嘉遯幽人 , 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 , 玩情柳陌花衢6 。
[译文]秦国和赵国相对 , 越国和旲国相对 , 渔民和耕夫相对 , 继承父业和尊重老人相对 , 杞木梓木和桑树榆树相对 , 天快亮了 , 太阳快下山了 , 狡猾的兔子和阴险的狐狸相对 。战国时期 , 苏奏夜晚读书 , 为防止困倦 , 用锥子剌自己的大腿提神;唐代时 , 李勋的姐姐病了 , 他在为姐姐煮粥时 , 灶火烧到了他的胡须 。汉初大将韩信 , 辅佐汉高袓刘邦平四海、定天下 , 后被封为淮阴侯 , 晋朝文学家左思 , 十年写成《三都赋》 , 人们争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合乎情理而退隐的隐者在竹篱茅舍中舒适自得 , 喜欢享乐的公子们整天闲游于花街柳巷 。
以上对句中 , 珠、乌、凫、须、沽、愚、朱、壶、雏、厨、梧、卢、株、旲、夫、榆、晡、狐、都、衢等字 , 均属七虞韵 。
[注释]1越:古国名 , 国都为会稽(今浙江绍兴) 。春秋末期 , 吴国打败越国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 图谋雪耻 , 最终灭吴称霸 。战国时为楚国所灭 。吴:古代以“吴”为国号的国家很多 , 此处指春秋时期的吴国 , 统治着淮河以南至浙江太湖以东的大片地区 , 传至夫差 , 为越王勾践所灭 。
2箕(音jī)袭:能继承父业 , 引申指能继承父业的后辈 。箕 , 簸箕 , 用柳条编织而成 。裘 , 皮袍 , 此处指铁匠系于胸前 , 防止溅起的火星烫伤身体的皮具 。《礼记·学记》上说 , 冶铁能手的儿子 , 一定要学习制造防护用的皮具;造弓能手的儿子 , 一定要学习做簸箕(因为这些工作都是冶铁造弓的基础) 。杖履:拄拐杖穿鞋子(的人) , 代指老人、长辈 。杖 , 于杖 , 老人所用 。履 , 鞋 , 古人进房间必将鞋脱于门外 , 老人则可进入房间后再脱鞋 。杞(音qǐ):树名 。梓(音zǐ):树名 。
3欲:将 。晡(音bū):古代以十二地支来记录一天的时辰 , 晡指申时 , 即下午三点至五点 , 有时也泛指晚间 。
4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战国策·秦一》 。苏秦为战国时的纵横家 , 用连横的外交策略(秦国联合东方某国 , 对付东方的其它五国)游说秦王 , 未能成功 。归家后发奋学习 , 想打瞌睡时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 最终学成纵横之术 , 劝说东方六国君主实行合纵的策略(六国联合 , 对付秦国) , 同时担任六国的相 。甘 , 味道好 , 此处是“认为……味道好”的意思 。股 , 大腿 。下联出自于《新唐书·李贵力传》 , 唐朝开国功臣英国公李勣天性友爱 , 他姐姐病了 , 李勣亲自为姐姐熬粥 , 不觉被火烧掉了胡须 。其姐劝他不必如此 , 他说:“姊多疾 , 而勣且老 , 虽欲数进粥 , 尚几何?”(姐姐您多病 , 而我又年老了 , 即使我想多给您熬几次粥 , 又还能熬几次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