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出自冯延巳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什么意思( 二 )


李宗谟《东坡先生懿迹图》(局部)
在熙宁六年(1073),他也曾因“初晴后雨”而作诗,欣赏晴、雨两种各具佳趣的西湖胜景:
朝曦迎客艳重岗,晚雨留人入醉乡 。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苏轼想表达的是对于“初晴后雨”这种天气变化的感受和思考 。在大好的晴天,兴致勃勃跑到西湖边去饮酒赏景,却不料下起雨来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扫兴,而苏轼却说“此意自佳” 。
他想告诉人们:晴天固然不错,雨天也有可爱之处 。就眼前的西湖来说,晴光照水和雨雾迷蒙各是一番胜景,比如美女或浓妆、或淡妆,都很可爱 。所以,遇到变化不要惊慌,也不必感觉扫兴,因为另一种胜景正等着你去欣赏 。
当然知音难遇,由于旁人大多惊慌失措,所以苏轼举起酒杯,只好敬给水仙王 。这水仙王不知道是什么神仙,宋代西湖边有这样一个祠庙,但南宋人已经说不清此神的身份了 。无论如何,苏轼对于下雨天气,似乎别有一番亲切之感 。
苏轼的诗意绝不停留在对于晴和雨两种景致的欣赏,因为风雨乍起,是一种自然的变化,由此你可以读出一个诗人对于变化的心领神会,从自然的变化可以联想到社会的变化、人生遭遇的变化,如果你面对变化而懂得说“此意自佳”,那么你的境界正在提升 。
03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境界还要继续提升 。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贬居黄州的苏轼因为到城外冒雨行走,直到天晴,而有所感想: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定风波》)
四十七岁的苏轼兴致勃勃地冒雨漫步,听着穿林打叶的雨声,他竹杖芒鞋,吟啸徐行,直到雨过天晴,才兴尽而归 。这是他着力刻画的自我形象,也是令文学爱好者非常着迷的东坡居士的形象 。
一方面,自我形象在词中的凸显,与词序所强调的个人情景相适配,另一方面,要抒发的感想也是以这样的自我形象为基础的 。冒雨而行,当然含有“人生经历风雨”的意蕴,这在苏轼的作品中是屡次出现的,即便不一定点破 。
孙克弘《东坡先生笠屐图》
也许苏轼选择这个词牌也是有意的,因为“定风波”的字面意思似乎也与词意相关 。此时他不是欣赏雨景而已,却是在贬地黄州城外,亲身走到雨中,去淋了一场暮春的细雨,而感觉“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与雨更加亲切了,所以一点都没有忙乱,安之若素,果然,不久便有洒满山头的夕阳来迎接他归去 。
而在归去之时,他回首前尘,经历的风雨犹如梦幻,雨也罢,晴也罢,都随着时间飘然远去,于我心无所挂碍,“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才成了人间的绝唱:并不是因为熬过了风雨而骄傲,也不仅是对风雨安之若素,而是一笔勾销,并无风雨 。比之当年的晴雨两佳,这次更为明净透彻 。不管外在的境遇如何变幻,都如云烟过眼,明净透彻的心灵不会被外物所困扰,因为无所计较,故而所向无敌 。
这不是一种虚无主义,而是明白宇宙与人生的真谛后,对身世利害的断然超越 。如此才可以摆脱一切的牵绊,去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否则任何纤芥细故都能扰乱心志,遍作计较,被环环相扣、重重无尽的世俗因果所捕获,心灵随波逐流,往而不复,必将遭受沉没,不可救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