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出自冯延巳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什么意思( 三 )


明白此理的东坡居士,就这样走在他的人生路上,这一天他穿过了风雨,迎来了斜阳,但在他的心中,其实无所谓风雨和斜阳,这才走得潇洒和坚定 。所以,直到晚年贬居海南岛时,他还在《独觉》一诗中重复这两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
04 庐山真面目
东坡居士曾有过一次庐山之行,庐山第一高僧东林常总带着他从东林寺步行至西林寺时,苏轼挥笔写下千古名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题西林壁》)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哲理诗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对它作了种种解释 。必须指出的是,从哲理上解释此诗时,诗中的“庐山”将失去其确指性,它可以被替换为别的任何山,甚或推广到所有事物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出自冯延巳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什么意思】但是,就当日的苏轼而言,他想认识的“真面目”确实是这“庐山”的“真面目” 。他初入庐山,就感到这庐山与自己不相亲近,他曾经寄希望于时间:“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如能多次造访此山,则犹如老友重逢般亲切了 。
现在他又意识到空间的问题:身在此山之中,恐怕也妨碍了对庐山的正确认识 。很显然,苏轼的思考又深化了一步,其间是否得到常总的指点,则不得而知 。
《题西林壁》,《东坡集》,南宋杭州刻本
然而,东林常总确实把苏轼引入了禅门深处 。据记载,此夜苏轼就留宿于东林寺,与常总禅师谈论了一夕“无情话”,到第二天黎明,便献上一偈: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赠东林总长老》)
所谓“无情话”,就是唐代禅僧南阳慧忠国师(禅门的记录把他认作六祖慧能的弟子)提出的一个命题,叫作“无情说法” 。“无情”就是一切无生命之物,自然山水、墙壁瓦砾之类,它们也像佛一样演说着根本大法,问题在于你能否听见 。
从理论上讲,这是对于最高普遍性的领会,既然是最高的普遍性,那当然就无所不在,所谓“目击道存”,一切卑琐的存在原来都是大道绽露的头角,看你去不去抓住 。“无情说法”只是一种生动的表述而已 。
不过,道理虽容易明白,但能否浃肌彻骨,真实体会之,能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之,那又是另一番功夫 。
所以,要真的能听见“无情说法”,那就与佛无异了 。苏轼偈中的“广长舌”“清净身”,就都指佛,其实也就是最高普遍性 。
他已经领悟了“无情话”的真谛,他听到了溪声犹如佛祖说法,看到了山色犹如清净法身 。——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庐山真面目”!不必时间的积累,不必空间的腾挪,它原来宛在眼前!那不是靠思索“识”取,而是一旦全身心地拥抱自然,便在顷刻之间恍然大悟的 。
于是,在这个不眠之夜,无数表达着真理的自然的偈语向苏轼涌来,他已经与自然的大道完全同化了 。
带一点宗教神秘感的天人合一之境,其实是诗人审美感知力的充分张扬,弥漫了天地 。在黄州时期的《前赤壁赋》中,苏轼早已谈过他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天地自然之美的感悟,但那个时候他还停留在“声色”上(所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而现在经过高僧的点拨,则透过“声色”(溪声山色)而能直达“真面目”(最高普遍性) 。
05 有情风无情送潮归
除西湖之外,钱塘江潮也是杭州的一大景观,古往今来,得到过无数骚人墨客的吟咏,而人们之所以被这与人无关的潮水起落所感动,大抵因为它是某种激烈的感情或思想之起伏的最好象征 。古人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这潮水当然也是“干卿底事”之物,是触发感情的媒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