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哪个校区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五 )


苏步青在中学数学教师讲习班授课
即便授课地点路途遥远,寒风呼啸,苏步青依然坚持每次上课都提前半小时到教室:擦黑板,挂示教图,准备投影仪……上完课后,苏步青先生会去医院陪伴卧病在床的夫人,但从未影响上课 。盛夏时节,苏步青因痛风住院,依然坚持为讲习班编写讲稿 。
“我苏步青剩下的时间都是人民的,举办讲习班就是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工作 。我这只是‘千金买马骨’,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学老师为培养中学教师做有益的工作 。”正是这样的初衷,让苏步青坚持举办了三届“中学数学教师讲习班” 。
苏步青先生重视中小学教育,1960年编过代数、几何合编体系的五年制中学教材,后来还提出,“把中学教师的水平提高一些,这是中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1991年,“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奖励在数学基础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 。苏步青曾将晚年所获100万港币奖金的一半捐给了这一奖项,另一半则用来奖励复旦大学数学所、数学系的优秀师生 。
1967年从复旦数学系毕业,顾泠沅扎根青浦,投身乡村基础教育,受到恩师苏步青的深远影响 。1883年顾泠沅曾参加苏步青举办的第一届讲习班,1992年他主持的上海市青浦县数学教改实验小组获得第一届苏步青数学教育一等奖 。“苏老亲自给我颁奖 。他还叮嘱说:‘你是我的学生,你好好干’ 。”顾泠沅不负恩师的嘱托,用45年让“青浦实验”的中国经验惊艳世界 。
“苏老常说,做学问要学会用好‘零头布’,用零零碎碎、边边角角的时间看书、解题、思考、做笔记 。我从工作至今55年,一刻也没有忘记 。”顾泠沅牢记并践行恩师教诲,利用零碎时间做笔记,将工作学习研究心得密密麻麻记在了近200本笔记本里 。
苏步青先生将整段时间称为“整匹布”,零碎时间称为“零头布” 。他往往巧用时间,将“零头布”缝合起来,妙手成锦衣 。办公室里,桌上左边放公文、右边参考书,时时勤翻阅;出差期间,总能挤出几个小时,推进项目研究,撰写教材;在家的时候,就把星期天用来工作,点滴时间也不放过 。1978年夏天,苏步青在给复旦研究生上50小时课之余,抽出时间编写《微分几何五讲》;20万字的《仿射微分几何》,也是苏步青在校务繁忙期间,用“零头布”完成 。历年都有中小学生、社会人士来信求解数学题,诉说苦恼,苏步青总是抽空回信答疑,勉励青年人 。
1982年的苏步青寓所
深耕数学之余,苏步青喜爱阅读古典文学、诗词经典,晚年亦时时吟诵 。苏步青还坚持锻炼身体,种植蔬菜,莳花弄草,将他的寓所妆点成“紫藤萝瀑布”,门前成为一片繁花似锦的“海洋” 。
“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为可爱的祖国、伟大的党再做出一番贡献 。”耄耋之年的苏步青坚持每天从居所走到校内办公室,他心系复旦数学系与中国数学的发展,心系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未来 。
2003年3月17日,苏步青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
国福路,红瓦黄墙小楼,苏步青的旧居曾经花木繁茂,如今修缮一新 。这里已成为复旦大学“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今年5月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无数后学在此追寻大师足迹,感悟先辈精神 。
仰望苍穹,国际编号为297161号小行星,2019年11月8日正式命名为“苏步青星” 。苏步青老校长的卓越科学成就、崇高师者风范,如星光熠耀,指引着一代代复旦人砥砺前行 。正如其诗所言:
“为学应须毕生力,
攀登贵在少年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