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种果树的故事 猴子种果树阅读短文答案( 四 )


五、板书设计:
8、 猴子种果树
梨------杏------桃------樱桃------什么树也没种成
五 四 三 二
等不及 也等不及 还是等不及 难栽
“樱桃好吃树难栽”
(没有耐心,没有主见)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了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
【习惯培养】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 ,一是视觉 ,二是听觉 。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 。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 ,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 ,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 。板书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因而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很好途径,我认为此次的板书设计体现了课本内容与思维的同步,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 。教学中能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见,否则什么事也做不成的道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在教学一开始时,我先激趣导入:“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猴子种果树”这个童话故事”,揭示课题,并就题设疑:让学生回忆“这只猴子种了哪些果树?结果怎样?”引出了精读感悟课文内容 。在精读感悟课文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了解猴子种果树的经过和结果,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没有主见,到头来什么事都办不成的道理 。
在教学课文的第二至八自然段时,根据课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和叙述形式相似的特点,先扶后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认为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要以扶为主,提出问题: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是怎么对猴子说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先读,再让他们思考,学生在读完后,都积极地进行思考,我发现他们个个都抢着回答问题,只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能力还比较差,但是其他学生能及时地给予理更正 。本文中有三句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对这三句农谚的理解学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话来说,用自己的感觉去理解 。
教学时抓住动物的特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有主见、有耐心 。以导“说”、导“演”、导“读”、导“疑”的过程来让学生学习本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情态,同时注意读出三种鸟的语言个性 。
总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体验法、以读促悟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分析问题的习惯等” 。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对猴子的评价可以多元化 。在最后的提问中,学生对于“猴子为什么最后什么树都没有种成”以及“你会对猴子说什么”这两个问题都很有想法,能够积极动脑思考,回答得也都不错,说明理解了这篇课文的寓意 。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一个道理,让学生以这个寓言故事来教育自己,使自己不会犯小猴子的错误 。(着课教师 储丽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