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什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成人之后到底咋样了?


“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启蒙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案例 。但这样也就导致了很多人提到孔融 。只知道他“让梨”这一件事 。并不知道他长大后的事迹 。
其实孔融也算是一个悲情人物吧 。结局悲惨 。后续的名声也被抹黑 。但他的一生也算得上精彩 。

老师为什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成人之后到底咋样了?

文章插图
除了“让梨”之外 。孔融还有一件著名的事件
孔融这个人出身不一般 。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 。可以说是自带光环 。天生就会受人尊敬 。而孔融这个人年少聪慧 。但锋芒很盛 。嘴巴毒得很 。
有一次 。他随着父亲到洛阳 。自己就去拜访了名士李膺 。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要去见大名士 。门人自然不通报 。于是 。他就对门人讲 。自己是李膺的亲戚 。所以来拜访的 。门人一听 。自然就去告诉李膺 。有个十岁小孩 。说是他的亲戚 。等着见他 。
正巧 。李膺当时正聚集了很多宾客 。他也没想起来自己有哪个十岁小孩亲戚 。就叫来看看 。李膺见到孔融就问他:“咱俩什么亲戚?”孔融很从容地回答:“我是孔子的后裔 。您姓李 。是老子的后裔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学问 。这样来看 。咱们可是世交 。”
老师为什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成人之后到底咋样了?

文章插图
这个故事的精彩并不亚于“孔融让梨” 。而孔融在这里表现出来的性格在长大之后依然延续了下来 。
长大后的孔融 。名声成为了他最好的护身符
孔融的名气在当时还是比较大的 。刘备做平原令的时候 。因为孔融能认识并记住他 。刘备都感觉很荣幸 。这种名气不仅是因为身为孔子后人的关系 。更是因为他敢于挑战权贵 。
大将军何进掌权的时候 。孔融前去拜见 。只是因为门人念他的名字稍晚了一点 。没有及时通报 。他就抢回了自己的名片 。愤然离去 。何进是比较毛躁的人 。丢了面子之后 。本来想弄死孔融 。但因为担心杀了这个名士 。对自己的名声影响太大 。就只能忍了这口气 。
汉末时期是中国宦官乱权最严重的的时代之一 。而孔融却总会去找宦官的麻烦 。在拥有监督权之后 。所检举的对象同样多是宦官的亲族 。即使自己的上司害怕得罪宦官 。他也丝毫不惧 。反而据理力争 。但最终来看 。宦官势力也拿他无可奈何 。
董卓专政的时候 。孔融也是反对董卓的一个代表 。最主要的事迹就是极力反对董卓废少帝而立汉献帝 。但是碍于名声 。董卓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只能把他排挤到北海去做“相” 。让他远离朝廷 。当时北海黄巾猖獗 。董卓想让孔融死于黄巾之手 。并不敢亲自杀他 。
老师为什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成人之后到底咋样了?

文章插图
最主要的是 。他还讽刺曹操 。一点情面都不讲 。拐着弯骂人 。不仅羞辱曹操等人的人格 。还用其所谓的才学来侮辱他们的智商 。
曹操击败袁绍之后 。把袁熙的妻子甄氏私下里嫁给了曹丕 。于是孔融就写信给曹操 。说当年武王伐纣 。然后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 。曹操也算是博览群书了 。一时也没看明白 。这个记载从来没有见过 。自然就去询问 。孔融说 。这不就是现在的情况吗?其实是在讽刺曹操 。攻击袁绍其实是为了个人利益 。而不是真心为了汉室 。因为当时的曹操在很多人眼中类似于周公一样 。是中兴汉室的能臣 。这个典故后来就促成了苏东坡自己编造典故来糊弄欧阳修的趣事 。
除此之外 。曹操征讨乌桓的时候 。孔融一样借古代典故来对曹操进行讥讽 。
孔融不仅反对他的上司 。还抨击袁绍、袁术、刘表等等地方诸侯 。可以说把这些得罪个遍 。要是没有自身“名士”的身份 。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
孔融的结局是自找的 。并不值得惋惜
老师为什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成人之后到底咋样了?

文章插图
孔融虽然有点名气 。名在“建安七子”之列 。但曹丕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高:
孔融体气高妙 。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 。理不胜辞 。至于杂以嘲戏 。及其所善 。扬班俦也 。
是说孔融表现出来的形象其实是比作品要好的 。实际上就是说孔融的才学并没有他自身所声称的那样广博 。
而孔融的事迹也表现出来 。这个人真的符合了“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的谶语 。虽然名气很大 。在政务上总有参与 。但实际上也确实“志大才疏” 。言论空泛 。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
他的言论多是尊崇儒家礼义教化 。品评人物等等 。尤其喜欢发表针砭时弊、指陈政务等言论 。但都以抨击为主 。并没有建设性的意见提出 。甚至给人的感觉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也许是名士身份所带来的傲慢 。必须要表现得如此一般才显得与众不同 。有点类似今天的“键盘侠”、“杠精”一类的角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