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后,古老的秋尝祭受到道、佛两教信仰的影响而逐渐改变了面目,从专门祭祀祖先亡灵的节日转变为同时祭祀家鬼与野鬼的“鬼节”七月半 。民间相传,七月半这一日地狱之门大开,阴间鬼魂返回人间,其中不乏孤魂野鬼,俗谚有云:“七月半,鬼乱窜” 。这种认知就是在道、佛两教影响下产生的新民俗观念 。与七月半鬼节相关的重要民俗活动是放河灯 。记述清代北京岁时风俗的《燕京岁时记》载:七月十五晚间北京民众沿河燃灯、放灯,清代《清嘉录》也载:苏州民众在七月十五夜“或剪红纸灯,状莲花,焚于郊原水次者,名曰水旱灯,谓照幽冥之苦 。”为何要放河灯呢?民间认为,七月半从阴间赶回阳间的鬼魂众多,有后代的亡魂可以接受家人的香火祭祀,孤魂野鬼只能四处乞食,而施放河灯则可以指引孤魂野鬼通过奈何桥,再投生路 。
但民俗具有很强的惯性,不会在短时期内完全销声匿迹,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秋尝祭直至今日还留有一些踪迹,比如在华北等地保留的七月十五送面羊习俗 。“面羊”泛指用小麦粉制成的羊、牛、猪等动物,先以发面捏成动物形状,并用豆类等镶嵌眼睛,再上笼屉蒸熟,最后用红绿两种颜色点染 。面羊皆有庞大、俯卧的身躯,类似供桌上的牺牲,又能体现秋收成果,与古老的秋尝祭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文章插图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总的来看,作为祭祀节日的七月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它源自一种在先民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古老时间知识体系,又受到作为经济基础的农耕生产的影响,并与中华祖先崇拜结合,后来又与宗教信仰融合,改变了原本的面貌 。从这一过程中可以见出中华传统的民俗仪式、节日与信仰无一不是建立在先民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在当代我们认知传统节日与仪式时,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而应该透过现象认知科学观念与传统思想的发展历程,挖掘我们民族善于创新,敢于迎接新变的传统 。
(毕旭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研究室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评论专委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梁佳
【农历七月十五为什么叫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的来历】校对:张艳
推荐阅读
- 有限元分析论文怎么写?有限元分析论文题目
- 调查中的小插曲作文450字左右调查中的小插曲作文400字
- 酒店管理培训课程内容,酒店管理培训课程有哪些
- E3-1230V3相当于现在8代英特尔的哪个型号?AMD的哪个型号?
- 桩基超声波检测主要检测什么东西?桩基超声波检测波形分析
- 小型搅拌机价格多少钱 小型搅拌机价格多少钱一台
- 手工面有哪些
- 电脑白痴想买个办公用电脑3000元左右,就每半个月需要在家上旺旺接单,没有其他需求,买什么比较好呢?
- 羊角蜜和绿宝甜瓜哪个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