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模板( 二 )


2.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知识的 。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
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 *** ,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
四、重、难点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 。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 。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
2.教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 。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
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 。
【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 。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
【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 “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
【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
3.知识运用
“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