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我是小小讲解员 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下册( 三 )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 我还运用了预测、分类、模型、归纳等思维 ***。在学生做“酒精和水混合实验”前 ,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若分子间不存在空隙 , 则混合后 , 总体积可能是不变或增大;若分子间存在空隙 , 则混合后 , 总体积可能是不变、增大或减小 。当学生通过实验发现 , 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 则不难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的结论了 。为加深理解 , 可让学生从微观视角画出酒精和水混合的模型 。从气体扩散实验、液体和固体能扩散的事实 , 归纳出“物质能扩散”的结论 , 学生再基于此进行推测 。
在这节课的小结环节 , 我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实验、观察、控制变量等科学 *** 进行了反思 , 也对推测、预测、分类、模型、归纳等科学思维 *** 进行了小结 。这次尝试 , 不仅走向了用教材教 , 也很好地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3
以探究实践建构思维模型
2012年 , 我的一个徒弟参加了浙江省衢州市初中科学优质课评比 , 这次比赛的课题是“大气的压强” , 我作为师父全程参与了磨课 。这节课有很多实验可以开展 , 如覆杯实验、瓶吞鸡蛋、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经典实验 。这节课学生也有一些前概念 , 如吸饮料、吸盘挂重物、胶头滴管吸液体等与“吸”相关的应用 。因此 , 我们设计这节课时 , 将以往的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按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活动改成学生自己选择仪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 设计了“吸饮料”比赛 , 揭示其中的原理 。学生将覆杯、吸了液体的滴管、变瘪的矿泉水瓶、吞了鸡蛋的瓶子分别放入钟罩 , 并对钟罩进行电动抽气 , 产生杯中水落下、滴管中液体回到烧杯、矿泉水瓶复原、瓶子吐鸡蛋的实验现象 。活动开放又热闹 , 比赛激烈又意外 , 徒弟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演绎了精彩的一堂课 , 并获得第一名 。
这节课真的如此完美吗?通过课堂观察 , 我发现学生在“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环节时像是无头苍蝇 , 对教师的演示只有惊叹而没有思维的发展 。
下课后的调查证实了我的观察 , 我找了几名学生问了几个问题:“证明大气压的 *** 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吗?”“你是怎么想到用这样的 *** 的?”“钟罩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与你们设计的实验 *** 有相似之处吗?”结果发现 , 学生运用的 *** 是直接从教材或教辅上搬来的 , 根本没有一个寻找 *** 的清晰思路 , 也自然不清楚他们展示的 *** 与教师演示的 *** 间有何相通之处 。这节课的设计存在问题!但我们当时却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
2013年6月 ,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进行了改版 , 在“大气的压强”这一节增加了一个学生活动“瓶中取袋”: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的瓶中 , 使塑料袋尽可能贴近瓶壁 , 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 , 用橡皮筋紧紧地扎在瓶口上 , 试着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 。这个活动启发了我对这节课的重新构思 , 并进行了实践 。
首先 , 让学生通过“瓶中取袋”活动真切体验塑料袋被外力压着而拉不出来的感觉 , 袋子周围只有空气 , 这样通过此活动就让学生感受到大气的压力 , 从而验证大气能产生压强 。教师再演示 , 将橡皮筋撤去后 , 便能轻易地将袋子取出 。设问:用橡皮筋扎或不扎 , 外界的大气并没有发生改变 , 那为何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学生用语言很难表达 , 只能讲出“内外平衡”的大概意思 。我让两名学生上台模拟 。甲、乙两名学生蹲马步面对面站立 , 甲用一只手掌紧靠乙的一只手掌 , 其他学生判断这两位是否施力 。学生们建议某一方向后退 , 通过观察另一方的手是否运动作出判断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瓶中取袋”的思维模型:通过减小袋与瓶之间(塑料袋一侧)的气压 , 来体现外界大气压的存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