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书法作品欣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 八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既是对上一句的回答,又是诗人对人生的重新思考:自“古”以来,世上便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人的一生中有欢乐必有悲苦,有团聚必有离别,就好比月亮也会遇到阴、晴、圆、缺 。有人说这是苏轼对人生哲理性的思索,他意识到了事物的残缺性和两面性 。苏轼将感情转入理智,化苍凉为明达,在对人生的诠释中找到了自我宽解的路径 。不过想问自己:人在想不到其他出路时,是否常去找一些看似与自己“同命相连”的事物来进行类比,以此得到一丝丝的安慰?全篇的最后一句苏轼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宋谢庄《月赋》的诗句也写道:“美人迈兮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那么与亲人的离别也就不用一直悲伤哀怨,只求永远身体健康,能在千里之外共赏明月 。不用怀疑,字的表面证实了诗人的洒脱与旷达 ——诗人似乎将自己对人生的思想领悟再一起升华,将之前所有的疑问化作一种美好的祝愿,充满迷茫苦闷怅恨凄切的情绪终究被积极达观的心境所替代 。但是想问问当时的苏轼,难道纠缠于内心的的疑虑就真的那么容易消散吗?那“悲观”连带出的一切孤独,迷惘,绝望,无助又有多少价值存在于一个人不可见的内心深渊呢?
【苏轼水调歌头书法作品欣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诗句全文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拓展资料】:1.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 。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
2.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
水调歌头如何断句?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