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制剂有哪些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二 )


比如脂质体技术,它是一种药物的运输载体,药物可以被脂质体很好的包封,并因脂质体的自身特性,可将药物运输到起效部位,再缓慢释放药效 。“就如卫星的发射一般,脂质体是装载卫星的火箭,火箭发射到达指定位置,将卫星推至正确轨道 。脂质体在到达靶组织时,能通过对靶组织或细胞的渗透,实现药物的定点缓慢释放 。”刘荣说,这种技术在抗癌药物的开发上非常具有价值 。抗癌药物通常都具细胞毒作用,应用这种技术在明显提高靶位的药物浓度同时,也降低了药物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另外,脂质体还有一个特性,难溶性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可显著增加溶解度,对于很多难溶性的药物,采用脂质体技术后,生物利用度能明显提高 。
渗透泵技术被认为是最为优秀的口服缓释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制备的药品,药物可保持较为恒定的释放速度,尤其适合于心血管药物的开发,避免服药后人体血药浓度的波动 。而玻思韬所掌握的渗透泵控释制剂技术,不仅能简化原有的生产工艺,缩短至少1/3的生产周期,还能降低20-30%的生产成本 。据刘荣介绍,全球研究渗透泵技术的企业有数百家,但符合商业化生产又符合美国FDA标准的机构,全世界不超过10家,玻思韬正是这十分之一 。

缓控释制剂有哪些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文章插图
此外,玻思韬所掌握的多层骨架片技术、多肽缓释注射微球制剂等技术仍是硬核 。前者除了通过骨架材料的性质控制释药速度外,还可通过屏障层调整药物与溶出介质的接触面积来调节释药速度,对释药速度的控制更为精确灵活,克服传统骨架技术容易发生的“突释”现象(指药物突然过快过多释放的现象);后者主要针对依从性差的病患人群如精神病类,应用这种技术开发长效药物尤其适合 。
“除了技术,我们还建立了多个技术平台,开发了多项核心技术,如难溶性药物增溶技术、微丸释药技术、胃滞留缓释技术、注射纳米技术等,并已孵化出多个产品 。”刘荣表示,这些技术转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企业自有产品的开发上,目前玻思韬已有多个产品进入了研发后期,即将申请注册;另一方面体现在玻思韬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开发项目上,玻思韬与国内外多家著名企业签订了数十个品种的合作开发合同,应用玻思韬的缓控释技术,开发新型的缓控释制剂,目前亦有多个产品进入研发后期阶段,即将报批 。这些产品的治疗领域主要集中在“三高症”、消化道疾病、精神类疾病、癌症等,产品类型包括渗透泵片、注射用脂质体、注射用微球、缓释骨架片、缓释微丸片等多种类型 。
制药界诺奖得主“变身”创业先锋在控释制剂技术领域,刘荣绝对是一个“明星”创业者 。
他先后供职于美国惠氏、雅培、BMS,多年任施贵宝全球药品开发总监,参与并领导多个成功上市的重大药品从实验研发到上市的过程 。2004年,他在美国新泽西州创立的奥思达药业已成功在美国上市,正在通过FDA认证的制剂品种达二十多项 。此外,刘荣还拥有维替泊芬注射用脂质体技术的专利,并曾拿下有着制药界诺贝尔奖美誉的“Prix Galien奖”,而他是该脂质体技术专利的唯一发明人 。
不过,多年海外的工作、创业生活也让他看到了一个事实,高技术产品以往都由国外大公司垄断,在国内的售价昂贵,国内很多厂家技术水平达不到国外的标准 。同一个药,用不同的技术制造,疗效不一样 。2013年7月,玻思韬在广州正式创立,刘荣想做的是通过国产化研究,为国内患者提供廉价且高疗效的药品,降低治病成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