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静夜思原文_李白静夜思表达的情感( 三 )


看到这里,我相信知道很多人内心已经窃喜:没错了!就是胡床 。
但是,不知道你注意没,上面这些“床”作胡床讲的例子都是在文章中,而并非在诗中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区别?那我来告诉你,这里面区别大了,文章字数较多,前后铺垫,彼此呼应,读者很容易就明白文章中的“床”是胡床 。而在诗词里,字数有限,言有尽而意无穷,往往讲究用词准确,不会产生误解 。所以在诗词里,“胡床”就是一个专有名词,而不需要用床来指代胡床 。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秦观《纳凉》
独倚胡床酒初醒 。——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所以如果“床前明月光”的“床”是胡床,那么李白这首诗应该直接写作——胡床明月光 。
综上所述,这些所谓的争议都不成立 。
“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卧榻,就是睡觉用的工具 。
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李商隐《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
从来没有人否定曹丕、杜甫、李商隐诗中的“床”是床,那么,为什么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就不是床了?
究其缘由,不过是“地上霜”三字引起 。
那么我们接着来看看,如果是床前,屋内地上可能有霜吗?这矛盾吗?
首先这里的霜可能是真的霜 。秋天,夜晚寒冷,“白露为霜”是很正常的事情 。
这首《静夜思》是李白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创作于扬州旅舍,李白时年27岁 。
李白当时住的旅舍条件可能不是很好,四面透风,屋里面温度很低,洒在地面上的水凝结成霜了 。这是有可能的 。
第二点,这里的“霜”是一种比喻,将秋夜的月光比作秋霜 。这在诗里就更常见了: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也有“空里流霜不觉飞”一句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 。
这里诗人半夜被冷醒了,月光透过窗户也好透过墙壁的裂缝也罢,洒在床前就像秋霜一样 。
但不管是哪种,这都是极其自然的描写,是毫不矛盾的 。
最后,为什么李白那么多诗,很多人却偏偏抓着这首诗不放?为什么这首尽人皆知的小诗却引发巨大争议?
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这首诗不像李白的诗,李白的(其他)诗要么想象瑰丽,雄奇奔放,要么语言绝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而反观这首小诗,是那么平平无奇 。所以总有人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这可是诗仙李白的诗啊 。但其实大可不必!明人胡应麟就曾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
自然天成!大道至简!
此《静夜思》如是 。
当然以上见解都是笔者的一家之言,那么在你看来,你觉得“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什么呢?
好了,这一期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
文|丁十二
图|网络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分享转发,您的转发支持就是十二创作的动力
【李白静夜思原文_李白静夜思表达的情感】每天共话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