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朗诵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五 )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解释】
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才能充盈,破旧才能生新,少取才有收获,多取反而迷惑 。因此圣人用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和模式 。不固执己见,才能看的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才显得有功,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就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古时所说的委屈才能保全等话,怎么能是空话呢!真正能全部得到它 。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解释】
少说话是合乎自然法则的 。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是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 。天地(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所以凡是从事于道的人:求道的就与道相同 。求德的就与德相同,求失的就与失相同 。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意得到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意得到他;与失相同的人,失也乐意得到他 。不值得信任的,当然就有不相信的事情发生!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解释】
掂起脚跟是站不稳当的;故意跨大步是走不远的;固执己见的是看不分明的;自以为是的是看不清是非的;自我炫耀的是显不出功劳的;自高自大的是不能长久的 。从道的观点来看,应当说是剩饭赘瘤 。谁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解释】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出生在天地之前 。无声啊,无形啊,不依*外力而永远存在 。不停地循环运行,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到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并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大到无边叫做逝去,逝去叫做遥远,遥远可返回本原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 。人以大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 。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解释】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 。因此,圣人终日行走不离开辎重 。虽有豪华的生活,却不沉溺在里面 。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轻率地对待天下的事情呢?轻率必然丧失基础,妄动必然丧失主宰 。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