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采莲女的生活 。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在夏天的时候去采莲 , 因为莲子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物 , 不仅可以清热解毒 , 还可以美容养颜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 每年的七月份都会举行盛大的采莲节 , 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去湖里面采摘莲子 , 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 。采莲女就是其中中一个职业 , 她们每天都要在水里面进行劳作 , 所以皮肤看起来非常的好 , 身材也很好 。
一: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采莲南塘秋 ,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 莲子清如水”出于《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名 , 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 , 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
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 , 从现实到梦境 , 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 , 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 *** 彩 , 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全诗三十二句 , 四句一解 , 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 , 顶真勾连 。全诗技法之“巧” , 令人拍案叫绝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名篇 , 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 。写作时间和背景没有定论 , 一说是产生于梁代的民歌 , 收入当时乐府诗集 , 另一说是江淹所作 , 为徐陵《玉台新咏》所记载 。
还有一说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 , 又或作“晋辞” , 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 。但此诗具体在何时产生 , 又出自何人之手 , 千百年来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 , 扑朔迷离中一直难以形成定论 。
参考资料

出自《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附原文: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 , 折梅寄江北 。
单衫杏子红 , 双鬓鸦雏色 。
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 。
日暮伯劳飞 , 风吹乌臼树 。
树下即门前 , 门中露翠钿 。
开门郎不至 , 出门采红莲 。
采莲南塘秋 , 莲花过人头 。
低头弄莲子 , 莲子清如水 。
置莲怀袖中 , 莲心彻底红 。
忆郎郎不至 , 仰首望飞鸿 。
鸿飞满西洲 , 望郎上青楼 。
楼高望不见 , 尽日栏杆头 。
栏杆十二曲 , 垂手明如玉 。
卷帘天自高 , 海水摇空绿 。
海水梦悠悠 , 君愁我亦愁 。
南风知我意 , 吹梦到西洲 。
译: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 , 折下梅花寄送去长江北岸 。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 , 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 , 风吹拂着乌桕树 。
树下就是她的家 , 门里露出戴着翠绿钗钿的她 。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 , 就出门采摘红莲去了 。
在秋天的南塘采摘莲子 , 莲花长得高过人头 。
低下头拨弄水中的莲子 , 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 。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 , 莲子熟得红透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