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第67回曹文文本,在线阅读后感觉如何?( 二 )


这样从二十四回后“茗烟”一律改用“焙茗” 。我觉得这既合创作规律 。也是保持了曹雪芹最终定稿的原意 。
3、关于回目第七回郑庆山先生校订的《脂本汇校石头记》八十回为主校本校对的本子用《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为题;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版的通行本《红楼梦》用《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为题 。我觉得两者虽有来处 。结合第七回内容却各有不妥之处 。我觉得各取一句更为恰切 。便将第七回更名为《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第八回郑庆山先生取《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为题 。我通读第八回觉得改为《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闹绛芸轩》更妥 。所以将第七、八回改了过来 。
因此特在此处一提 。至于好与不好 。还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
三、汇校曹文考古复原例举
我从14岁到37岁 。23年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 。从《红楼梦》程高本后40回中发现埋藏在其中《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曹文后 。不断确认 。不断从里面找出曹雪芹所有可能写的情节的点与段落、语句 。如同寻找一个被人分尸后的尸骨 。将找到的点点滴滴曹文骨肉组织起来 。然后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复活出了传说中遗失民间或传说被皇帝所毁、众家所猜、脂批所示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曹文二十回 。自然地契合了脂批中多次提到的百回大文《红楼梦》的回数 。名为《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 。在仍以考古复原方式复活《红楼梦》第67回曹文的基础上 。与对前79回的再次校对上 。不断完善到如今 。自然成就了“《红楼梦》不再是残书”的梦想 。下面对汇校曹文考古复原进行分类例举与说明:
1、《红楼梦》前80回
对于《红楼梦》前80回 。是通读了很多名家汇校的版本 。然后将这些版本进行一句一句的比对 。在比对过程中 。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在此偶举几例:
……
比如一句话 。在这个版本中是“哄人之目” 。在另版本中却成了“供人之目” 。在选择之时必须联系这句话的上下文 。根据其意思 。才能选择出最准确的最好的 。这话最准确恰当的是“哄人之目” 。因为作者在上下文中交代清楚了 。他写的这些女子 。都是他亲闻亲见的 。不是胡思乱想虚构“哄人之目”的 。
还有这本上是“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那一本却是“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去了” 。联系上下文 。当然是后一句更好更恰当 。还有的一本是:“乳名英莲” 。另一本是“乳名唤作英莲” 。这两句从文学的角度思考 。与当时文言语境下的白话文去考量 。自然是“乳名英莲”更恰 。
更有的是 。这本是“士隐便笑一声‘走罢’” 。另一本是“士隐便说一声‘走罢’” 。这两句话 。前一句表达出士隐了却红尘随道人去的高兴心态“笑一声” 。后一句却没有表达出士隐的心情“说一声” 。要让这句话根据前后语境表达得更准确 。却要把两句话中的“笑”“说”合在一块 。使这句话成为“士隐便笑说一声‘走罢’” 。才更恰切 。
另外 。一本是“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 。传情入色 。自色 。从此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而另一本则为“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 。传情入色 。自色 。遂易名为‘情僧’……” 这两句话你用那一句都可以 。没什么区别 。
又如这本是“将来之东床何如呢” 。另一本则是“将来之东床如何呢” 。一个“何如” 。一个“如何” 。你真难以看出有什么区别 。但仔细辨别 。在一整句话里“只看这一小辈的 。将来之东床何如(如何)呢” 。从字面意思你是无从领会的 。只是从前后语句的气韵连贯上 。用“何如”才更恰切 。
又有一本是“这薛公子学名薛蟠 。字表文龙 。五岁上就性情奢侈 。言语傲慢 。虽也上过学 。不过略识几字 。终日惟有斗鸡走马 。游山顽水而已 。虽是皇商 。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另一本为“这薛公子学名薛蟠 。字表文龙 。今年方十有五岁 。性情奢侈 。言语傲慢 。虽也上过学 。不过略识几字 。终日惟有斗鸡走马 。游山顽水而已 。虽是皇商 。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一句里是“五岁上就性情奢侈” 。一句里是“今年方十有五岁 。性情奢侈……”用那一句 。一般会选择用“今年方十有五岁 。性情奢侈……”因为这一句作者交代了当时薛蟠的年龄 。但联系上下文看 。“五岁上……”“今年方十有五岁……”两句应该保留 。但该怎样保留才更恰 。更合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上下文念几篇 。此句话应为“这薛公子学名薛蟠 。字表文龙 。五岁上就性情奢侈 。言语傲慢 。虽也上过学 。不过略识几字 。终日惟有斗鸡走马 。游山顽水而已 。今年方十有五岁 。虽是皇商 。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才更贴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