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岑参在边关佩剑打过仗吗?有何依据?】(二)从语言风格来看 。高适诗浑厚,岑参诗奇峭 。
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3】的评价可以说是很中肯的 。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简洁明净 。朴实有加 。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语言质朴,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前两句描绘送别环境,悲凉情调从描写中自然而生 。后两句为临别宽慰之语 。显得很豪气 。语言浑朴自然悲壮之中自有一种厚实 。
岑参的语言风格虽然也很明白晓畅 。但是 。在炼字上面所费的苦心一点也不输给贾岛 。比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蒸沙烁石然虏云 。沸浪炎波煎汉月”句中的“然、煎”运用丰富想象突出热海的酷热,雄壮奇丽,变幻莫测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也就是说 。岑参的诗歌在语言锤炼方面还是颇费心机的 。
(三)从艺术技巧方面来看 。高适往往直抒胸臆 。表达现实;而岑参的边塞诗多用夸张手法 。表达浪漫主义情感 。
高适的诗歌触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内容 。现实意义比岑参诗更强烈 。其诗作常常是直抒胸臆、强烈铺陈 。含蓄委婉的描写较少 。显得更凝重深沉、浑厚苍老 。体裁更习惯乐府旧题和整齐的五七言体 。如“校慰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既写出了军情的紧急 。又通过“羽书飞传”“猎火照山”等进行形象的描写 。使整首诗具有高亢悲壮的格调 。
岑参以壮丽的浪漫主义为主要特色 。形式上用自由的七言歌行体 。表达更丰富思想感情 。描写边塞瑰丽的风光 。采用想象 。夸张 。的手法 。如“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可谓想象奇特 。夸张大胆 。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咏雪 。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 。由风而见雪 。富有气势 。同时 。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来喻雪 。把朔风严寒转化为绚丽烂漫的景象来感染大雪纷飞的意境 。清新诱人 。妙笔生花 。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沉的爱恋 。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最后诗歌给我们留下一个绵绵无期、悠悠不尽的千古艺术品位空间 。这这句诗中 。诗人写雪 。鲜明而又色彩 。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切的感受力 。全诗笔力矫健 。既有大意挥洒 。又有细节勾勒 。既有真实摹写 。又有浪漫想象 。意象鲜明 。意境独特 。再现了边塞瑰丽的自然风光 。
通过以上比较 。高、岑二人诗风之异同已比较清晰 。高适少而孤贫 。有游侠之气 。曾漫游梁宋 。躬耕自给 。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 。所以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 。主题也更深刻 。岑参为落魄王孙 。遍览史籍 。心怀壮志 。希望能功成名就 。建功立业 。浪漫的个性气质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使他笔下的塞外风光雄奇瑰丽 。艺术表现上高适诗尚质主理 。岑参诗尚巧主景 。高诗有汉魏风骨 。质朴厚重;岑诗借鉴齐梁 。运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二人的诗歌在悲壮的共性中 。又分别赋予自己的诗歌或雄浑或雄奇的个性特征 。或厚重或轻灵的语言风格 。两人的合力所为 。使得盛唐的边塞诗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推荐阅读
- 现如今英法军力对比,情况如何?
- 沙棘果泡酒的方法
- 轻松治愈的日常番 百合动漫巅峰神作
-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可是李牧面对强秦却能百战百胜,这是为什么?
- 未解之谜:历史上有哪些规模最大的人口失踪案?
- 红枣山药汁怎么做
- 饺子肉馅怎么切
- 中国古代有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将领?
- 饺子容易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