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职业规划,是个伪命题?( 二 )


2、外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确定性的职业规划不能应对不确定的外部世界 。如果从静态的角度去进行职业规划 。规划不可被实现的机率会非常大 。比如你规划三年后成为部门主管 。可能三年后你所在的公司濒临倒闭 。或者三年后已经跳槽到其他公司 。所以 。这种基于静待视角的职业规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也并不能帮助我们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
3、职业规划仅仅局限于职业范畴 。而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职业规划单从名称就能看出 。它仅仅局限于职业的范畴 。比如选择什么行业 。做什么工作 。去国企还是去外企等等 。可事实上 。人的职业发展问题不仅仅局限在职业本身这个范畴里 。可能还涉及心理问题 。比如一个人有社交心理障碍的人 。频繁跳槽的原因是感觉到公司的同事对他不够友好 。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因为公司环境 。而是因为这个人本身的心理问题 。所以 。这时候单从职业规划角度去解决问题 。就是一个无解问题 。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 。职业规划可以说是一个伪命题 。或者说我们并没有必要做职业规划 。但是 。美国的一项经典调查研究表示 。在大学阶段就进行了良好职业规划的学生 。要比没有规划的学生在往后的十年里 。发展的更好 。
今天 。我们也时常听到“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 。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 。那么 。我们究竟要不要做职业规划?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要换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职业规划 。也要用全新的方法去构建自己的职业规划 。
1、职业规划不局限于找工作 。它涉及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过去 。一提到职业规划 。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帮人找工作 。今天 。你会发现 。比找工作更让你为难的问题是“如何转行”“如何跳出职业倦怠”“如何工作和生活平衡”等等 。所以 。一切与职业有关的问题 。都可以算是职业规划的范畴 。为了解决这些困扰我们的现实问题 。就不得不去进行职业规划 。
2、用动态的视角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 。职业规划的有效性并不体现在发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或者解决当下的一个职业困惑 。而在于我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中 。通过职业规划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 。让自己适应环境 。并且找到最佳的发展路径 。
3、建立职业规划的理念和意识 。远比运用工具解决问题更重要 。很多人觉得职业规划是一个帮助人解决职业发展问题的工具 。但其实 。拥有职业规划的理念和意识 。比掌握工具更重要 。因为当一个人能够拥有职业规划的意识时 。他会主动的、不定期的去思索自己的职业发展、思考自己的人生 。当一个人能够拥有这种主动思考人生和未来的能力时 。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而人生也会逐渐走向精彩和辉煌 。
其他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