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电子游戏上瘾被列为精神疾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谢邀!

世卫组织:电子游戏上瘾被列为精神疾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如何看待6月19日起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2018年6月18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正式发布了最新一版的《国际疾病分类》 。即ICD-11 。
虽然 。ICD-11还需要提交2019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由会员国最终批准 。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但是 。这些只不过是走例行程序 。内容不可能再更改 。
这也就意味着 。引人注目的游戏障碍(成瘾)被WHO正式纳入“官方疾病名录” 。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 。
ICD-11共包括55000多个与损伤、疾病和死因有关的独特代码 。简单理解就是包含55000多种疾病 。游戏成瘾只不过其中的一种 。为什么格外引人关注?
一方面 。游戏障碍是第一次纳入ICD的新疾病;重要的是 。它还是继赌博障碍在2013年被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首次纳入为精神障碍性疾病之后第二个行为成瘾疾病 。
更重要的是 。这是否意味着打开了行为成瘾的潘多拉魔盒——包括性成瘾、吃成瘾、强迫性偷窃、强迫性购物 。甚至跑步成瘾等会陆续被接受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呢?
人为什会上瘾——人脑奖赏系统和成瘾机制
人之所以会成瘾源于人脑的奖赏系统 。
人类祖先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对有利于生存的物质及获取这些物质的行为予以奖赏 。奖品是被称为脑奖赏系统的中脑边缘系统分泌多巴胺来产生一种舒服的感觉——欣快感 。
世卫组织:电子游戏上瘾被列为精神疾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其中 。最原始和自然的触发因素是利于生存的食物获取和利于繁衍的性行为 。即所谓的“食色性也” 。
其他衍生出来的因素包括社会(行为)奖赏和某些物质(毒品) 。
有一些物质或行为 。不仅仅是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还会“劫持”脑的奖赏系统 。表现为如下五个特征 。就是成瘾:
渴望——对这种欣快感无限的欲望;
依赖——离开它就觉得难过;
耐受——由于人体自我平衡机制的平抑 。想要获得这种欣快感要求越来越强烈的刺激;
戒断症状——当不能不能获得相应刺激就会产生各种不适;
强制性寻觅行为——最终 。为了追求更强烈的毒品或者行为刺激而丧失基本的价值判断 。失去理智和自我控制的强制性获取 。
可见 。只有嗜好或者沉迷 。并不能称为成瘾 。只有全部具备以上5个特征 。才能称为医学的成瘾 。
从物质成瘾到行为成瘾
直到2013年 。DSM-5将赌博障碍列为行为成瘾之前 。医学上的成瘾只针对精神性药物 。包括酒精、大麻、致幻剂、吸入剂、阿片类药物、镇静剂、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兴奋剂和烟草等 。
DSM-5将赌博障碍列为行为成瘾 。意味着成瘾突破了仅限于物质的界限 。
原因在 。随着脑功能性磁共振的应用 。大量研究发现 。一些行为跟毒品一样刺激乃至劫持人脑的奖赏系统 。并激活大脑额叶意志力中枢 。完全具备成瘾的特征 。
尤其是 。《科学》杂志著名的科学采访人员和新闻作家斯坦斯霍尔登于2001年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行为成瘾 。真的存在吗?”的重磅新闻评论 。将行为成瘾推上了医学研究和争论的风口浪尖 。
世卫组织:电子游戏上瘾被列为精神疾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经过多年的证据积累 。2013年修订的DSM-5将赌博障碍列为行为成瘾的精神障碍 。并将所在章节从“物质相关障碍”修改成了“物质相关和成瘾障碍” 。开启了行为成瘾被归为精神病的先河 。
但是 。对于另一种入选呼声颇高的行为成瘾——“游戏障碍” 。DSM-5仅将之列在了“需要更多研究证据”的第三部分 。也就是判了“缓刑” 。
ICD-11的颁布意味着游戏障碍称为被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二种行为成瘾
随着研究证据的进一步积累 。游戏障碍被列为行为成瘾呼声越来越高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
WHO主导的国际疾病分类最新版终于“顺应民意”将游戏障碍纳入了精神障碍性疾病 。这也就意味着医生可以将游戏成瘾诊断为一种疾病 。并进行合法的治疗 。
当然 。这并不是说 。一个人特别爱玩电脑游戏就是精神病 。
世卫组织:电子游戏上瘾被列为精神疾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要诊断游戏障碍需要符合严格的诊断标准 。
按照ICD-11的说明 。诊断游戏障碍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