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南阳府志为什么说“卧龙岗此亦隆中地,盖秦以襄阳隆中为南阳郡也“?


不知什么时候襄樊把岳飞夜宿南阳卧龙岗书写的《出师表》拓片偷走 。把题跋里“过南阳 。夜宿卧龙岗\"字抺掉…挂到襄樊\"隆中\" 。襄樊根据需要 。把叫了几千年阿头山改为隆中山 。2002年3月下文再把泥嘴镇改为卧龙镇 。2010年11月26日又把襄樊改襄阳 。五次去北京人教出版社″公关活动\"将《草庐对》篡改《隆中对》 。把南阳注解为襄樊一带(详见《襄樊晚报》2003年7月18日报道市长亲自去) 。后觉得不爽 。听说下一步要直接改称湖北省诸葛亮市 。真有种!就连金庸笔下虚构的郭靖 。黄蓉也在襄樊雕像了 。河南南阳与湖北襄樊(″隆中\")两地语言 。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丶文化习俗和建筑风格有天壤之别 。可以断定襄樊(襄阳)自古从来没有归河南南阳管过 。为迎合诸葛亮《出师表》一句″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这句话 。编造出历史上南阳跨过汉水管过襄樊 。情愿当南阳的后人 。大诗人李白一生钟爱南阳 。钟情诸葛孔明 。先后五次畅游南阳戏白水(白河) 。写下《南都行》等15篇赞美南阳的诗篇 。3篇同时提到诸葛亮和南阳 。李白去襄阳写下《襄阳曲》等近十首诗 。诗中提到那么多裹阳籍英才 。为何只字未提诸葛亮和″隆中\"?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唐伯虎、岳飞等历代名家近三十多位都在南阳写下关于诸葛孔明与南阳的诗(随便搜索一下便知) 。如今走进南阳卧龙岗千年松柏参天、唐以来的石碑林立 。无不在证明着真实的躬耕地 。襄樊隆中里能找到什么?有三百年的一棵树一块碑一间房?究竟谁在做假?谁在偷? 针对襄樊不停造假历史 。作家二月河在《谁偷走了诸葛亮》文中说:一、历史不是泥巴捏的;二、历史不属于有钱人 。我引用的 。不是我自己说的
【明嘉靖南阳府志为什么说“卧龙岗此亦隆中地,盖秦以襄阳隆中为南阳郡也“?】其他观点:
《嘉靖乙酉抚民右参政许复礼奏请敕赐庙额祭文爰定祭品知府杨应奎增修大备事载碑记》提到“(卧龙岗)此亦隆中地 。盖秦以襄阳隆中为南阳郡也 。”

明嘉靖南阳府志为什么说“卧龙岗此亦隆中地,盖秦以襄阳隆中为南阳郡也“?

文章插图
其实 。“襄阳隆中在秦时就属南阳郡”这应该早就是共识 。那怕是在躬耕之争比较激烈的明代 。当时的人也承认这一点 。
明代正德年间大学士李东阳为卧龙岗写过一篇有名的《重修诸葛武侯祠记》 。我不知道卧龙岗现在有没有这块碑 。他在其中说:“南阳府城西五里 。卧龙冈草庐旧址 。汉史称侯躬耕南阳又曰寓居襄阳隆中 。盖秦南阳郡即今邓州 。而襄阳实在其界故也 。”李东阳说襄阳隆中从秦代开始属南阳郡界内 。所以诸葛亮自称躬耕南阳 。这不就是说躬耕地在襄阳隆中吗?他在给卧龙岗写的祠记中说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 。这本身就表明“襄阳隆中从秦代开始属南阳郡管辖”是包括明代南阳卧龙岗方面都承认的事实 。否则这不是赤祼祼的打脸吗?
明嘉靖南阳府志为什么说“卧龙岗此亦隆中地,盖秦以襄阳隆中为南阳郡也“?

文章插图
(《李东阳重修诸葛武侯祠记》)
同时 。“卧龙岗只是附会襄阳隆中的纪念地” 。这一点在南阳方面也有相关认识 。
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就说:”汉晋春秋亦谓亮家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 。以此推之 。南阳祀侯固宜历代 。迄今筑居以像之 。与隆中并称 。于以见侯德感人之深 。而民之好之 。攸同前有所因举 。莫敢废况 。”
明嘉靖南阳府志为什么说“卧龙岗此亦隆中地,盖秦以襄阳隆中为南阳郡也“?

文章插图
(《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
也就是说南阳卧龙岗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人民对诸葛武侯的爱待之情 。才在卧龙岗“筑居以像之” 。像的是“以此推之”之前“汉晋春秋亦谓亮家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 。”的隆中亮家啊!这样才能够与襄阳隆中并称于世 。所以卧龙岗其实只是模仿襄阳隆中而已!
明嘉靖南阳府志为什么说“卧龙岗此亦隆中地,盖秦以襄阳隆中为南阳郡也“?

文章插图
总而言之 。“(卧龙岗)此亦隆中地 。盖秦以襄阳隆中为南阳郡也 。”正是明代对襄阳隆中与卧龙岗之间关系最恰如其份的总结 。
其他观点:
早该平息这无谓的争辩了 。我只讲硬事实(并非偏护襄阳) 。因事实胜于任何雄辩、狡辩 。众所周知《史记》与《资治》为中国史学双壁(真实、可靠性最高2本 。其它史料许多要尊从它俩) 。因为始自秦代郡县制治天下分过12、14、18、24、36郡等等 。不同朝代划过地域变化大 。但郡名多未变的 。这就产生些伪劣史料 。这有时刚好被心术不正者利用(2003年南阳专题会汇集了许多) 。后者北宋史学大家(《三国志》、《后汉书》《汉晋春秋》等等史书我们该相信他阅读过)司马光清楚写着“诸葛亮 。瑯琊人(今鲁临沂) 。寓居于襄阳隆中” 。《出师表》是三国时代写的(“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连襄阳人都确认的 。但南阳二字是指当时的南阳郡 。绝不是今南阳市) 。依据写时的郡域名(现代总抱此郡名者还沉浸于三国时代或心虚状 。例如南阳方搞石雕刻那九字立于景区前);北宋后的涉诸葛亮的史料、皇帝与名人等关于躬耕地的事不值得显摆、点评(偏偏家乡情节重者爱选择来摆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