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是什么意义?“格物致知”的“知”与一般的知有何区别?


这条问题在谈儒家功夫 。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所倡所争 。是绕不过的重大问题 。于后者尤为突出 。
从现存儒家经典看 。格物的“格”最早见于《尚书》 。《尚书?舜典》有“格于文祖” 。另一篇<益稷篇>又有云“祖考来格” 。此处的“格”就是到来的意思 。并不算是概念 。至《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郑玄注为:“格 。来也;物 。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 。则来善物 。其知于恶深 。则来恶物 。言事像人所好来也” 。这里说的是 。外界事理的呈现与人心的善恶有绝大关系 。人的认知与德行守操是一体的意思 。已经有些命题化了 。这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儒家一种认知观和信仰态度 。然而 。宋之前的儒家 。基本上没有把“格物”看成是儒家命根般的功夫 。只肯定人的认知与内心的德性修行、人格人性有着合一存在的事实 。
【“格物”是什么意义?“格物致知”的“知”与一般的知有何区别?】至宋儒 。程伊川首次把“格物”看作是人认知万物的最核心尺度 。“格物致知”创新了儒家功夫的境界、要求和途径 。其云:“格 。至也 。穷理而至于物 。则物理尽”(《二程遗书》 。卷二 。二先生语二上)“格犹穷也 。物犹理也”(同上书 。卷二十五 。伊川先生语十一) 。视格物为穷理 。这就是前所未有的开创之说了 。程氏认为 。人生所遇无非是物 。是物就有物之性理 。格物并非一次完成 。“亦须积累涵养”(同上 。卷十五 。伊川先生语一) 。具体怎么做呢?他认为“莫先于正心诚意 。然欲诚意必先致知 。而欲致知又在格物 。致 。尽也;格 。至也 。凡有一物 。必有一理 。穷而至之 。所谓格物者也”(同上书 。卷十八) 。
朱熹后来总结出程伊川有关格物致知的功夫 。一共有九条 。有点儿啰嗦 。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穷理者 。非谓必尽穷天下之理 。又非所止穷得一理便到 。但积累多后 。自觉脱然有悟处”(同上书 。卷二)这层意思 。大体因为朱熹的承继光大 。最有影响 。其注《大学》五章补传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 。言欲致吾之知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 。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至此提钩括领 。“格物致知”顿成儒门功夫之要冲关口 。
其实说到底 。“格物致知”所言并不在乎物理方面真懂多少 。不在乎是否达到尽多少事物性理 。而是在于通过格物 。把自己放到赤诚于天地万物 。没有自我偏执的状态 。从而完整地让万物之至理呈现于人生 。人与物(事理)高度融合 。达到生命的至圣之境 。这是一种什么追求?宗教的追求!一个信徒教徒 。修炼自身 。成就圣教尺度的功法 。在我看来 。就是所谓“究天人之际”具体的操持功夫和检验系统 。
好了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 。“格物致知”中的“格物”与我们现时代说的“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科学发现” 。区别到底在哪了 。儒家的“格物致知”是宗教道统里一门实践的功夫 。求把人的内在生命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 。澄明 。本真 。光辉 。通透 。而现代科学求的是纯客观物象之理之迹的真相 。探求背后的原理规律 。虽然两者都强调态度上要端正 。不能有“私” 。不能“夹带”先入为主的看法 。但两者的语态、追求、检验尺度 。完全不搭界 。至于说 。陆九渊、王阳明之反对程朱的“格物”那就更是彻底的主观宗教化了 。
我再次强调 。儒家 。又名“儒教” 。尽管他在神明问题上模凌两可 。
其他观点:

“格物”是什么意义?“格物致知”的“知”与一般的知有何区别?

文章插图
格物和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 。是“八条目”中的其中两条 。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 。有很多种说法 。主流的解释是朱熹的说法 。从学理的角度看 。朱熹的解释也是比较接近《大学》原意的 。
简答来说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就是扩充自己的知识 。形成是非善恶的判断 。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致知是格物的结果 。这两个环节都是从知的层面来说的 。也是客观的一面 。而诚意和正心是从心的层面讲 。也即主观的一面 。诚意是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诚实 。正心是要要克服各种不良的情绪 。端正自己的心灵状态 。《大学》认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后 。就达到了修身 。
可以看到 。诚意正心是要保证自己的心是善的 。格物致知是要保证自己知道什么是善的 。只有具备为善之心 。同时又知道何为善 。才能确保结果的善 。这就是修身的内容和目的 。那么 。在这个过程中 。致知的知 。显然是指客观事物的知识 。包括自然社会的规律 。人事的道理 。人性的好恶 。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