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禹传子 。家天下” 。
这是古人说的 。《汉书.盖宽饶传》曰:“三王家天下 。家以传子” 。
“三王” 。就是夏商周“三代” 。这当然从大禹传位夏启开始 。
古人认为 。“三代”以前不是这样 。还是《汉书.盖宽饶传》:“五帝官天下 。……官以传贤 。”
所以 。先是墨家 。后是儒家 。都大讲尧舜禹的“禅让” 。
三人“禅让”的依据 。一是《尚书》中的第一篇《尧典》;二是《尚书》中的第二篇《皋陶谟》 。
《古文尚书》和东晋梅赜的伪孔安国传《古文尚书》 。曾把《尧典》中最后一部分分离出来 。称为《舜典》 。后来 。从隋唐就有人质疑 。至清代 。《舜典》一般又恢复到《尧典》里去了 。
文章插图
有 。
从西周开始 。“家天下”的“传子” 。是有严格而明确规定的 。
这就是“传嫡长子而不传贤明”——权力和财产的继承 。只能传给同姓嫡长子孙 。不管其是否“贤明” 。非嫡子孙只有在没有嫡系子孙可传的情况下才能考虑 。
关于这一点 。刚刚写过一篇问答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出来看看 。
《汉书》说是“三代” 。严格说是从西周才明确形成这样的“宗法”制度 。就是为了保证封建贵族统治阶层之权力和财产的顺利、稳定交接和传承 。
这是私有制产生后 。必然形成的一种政治制度 。
文章插图
《史记.夏本纪》说 。大禹 。原来是准备“选贤任能” 。把自己的“职位” 。传给前面说到的《皋陶谟》中那个“皋陶”的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 。且授政焉 。而皋陶卒 。……而后举益 。任之政 。”
皋陶早亡 。于是大禹又想传位给伯益 。
不料 。“人算不如天算” 。“及禹崩 。虽授益 。益之佐禹日浅 。天下未恰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是为夏后帝启 。”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 。帝禹并没有传位给自己儿子的私心 。争奈伯益的威信不够 。诸侯们都拥护启 。启也就“顺水推舟”作了天子 。
这期间 。表示“不服”的 。只有有扈氏 。于是 。“启伐之 。大战于甘” 。发兵之前 。夏启做战前动员 。这就是《尚书》第四篇《甘誓》 。
文章插图
前面说了 。最早是墨家 。随后是儒家 。都极力称颂尧舜禹的“禅让” 。
战国末年 。已经有人质疑“禅让”这件事 。比如韩国的韩非 。
与韩非同时 。在魏国发现的“汲冢竹简”中整理出来的《竹书纪年》 。也说尧舜禹之间没有“禅让”只有篡权 。
《竹书纪年》 。是晋国和魏国史官记载的历史 。晋国后来被韩赵魏三家所分 。所以 。韩非持与《竹书纪年》相同观点 。很可理解 。
文章插图
现代学者认为 。尧 。很可能是处于氏族部落联盟兴盛至濒临解体前的部落联盟军事首长 。而不是帝王 。禹 。则在西周 。就被周族奉为自己的祖先神 。很可能也是氏族部落时期的一个重要领袖 。当然 。也不是帝王 。
舜 。情况稍显复杂 。从王国维开始 。若干甲骨文研究“大佬” 。皆同意“舜”是“俊”的音变 。而帝俊又是由殷商先祖“夒”演变而来 。就是说 。舜 。是东夷族中“鸟夷”分支的祖先 。
这样 。一些学者即提出 。所谓尧舜禹“禅让” 。实际上是尧和禹所在的华夏族 。与“俊”或“舜”所在的东夷族 。在融合过程中形成的“轮流执政” 。
这种推测 。在氏族部落联盟的“方国”时代 。向逐渐走向“大一统”的“王国”时代过程中 。是有存在的可能的 。
“禅让” 。是正常的轮流执政;“篡权” 。则可能是对破坏“游戏规则”的惩罚 。两种皆可以说通 。
文章插图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是 。还排列的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尽管其“亲戚关系”有些乱 。
他依据的 。是《大戴礼记》中的《五帝德》和《帝系》 。
顾颉刚先生就此做了大量的考证 。提出了一个观点 。说这样的“五帝”系统 。是“层累”的结果 。就是一代一代人逐渐才形成的 。
推荐阅读
- 胡锡进新浪博客 胡锡进首日炒股心得
- 纳税筹划的方法 纳税筹划的方法包括
- 上海游泳馆设女性专用泳道的地方 上海游泳馆设女性专用泳道
- 一年级拼音如何教?求大神赐教?
- 开空调哪个模式最省电
- 关于《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中颠覆历史的观点有何评价?
- 为什么要读书,怎么样才叫读了这本书?
- 怎么看松茸好的还是坏的
- 江浙沪三省交界 西塘古镇在哪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