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理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 二 )


如何评价、理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

文章插图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 。见吴军乘着战船 。军容整肃 。孙权仪表堂堂 。威风凛凛 。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一世之雄如曹操 。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 。投以敬佩的目光 。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 。若刘景升儿子刘琮则十分轻视 。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 。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 。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 。这不就是历史上所有屈膝乞和、靦颜事仇的缺乏骨气的人的共同的可悲命运吗!
如何评价、理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

文章插图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 。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 。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 。不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吗?这当然不便明言 。只好由读者自己去联想了 。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 。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 。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 。然而妙就妙在纵然作者不予道破 。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 。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 。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 。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 。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 。不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吗!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 。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 。是十分巧妙的 。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 。衔接得很自然 。上两句说 。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 。连曹操都这样说 。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呢!真是曲尽其妙 。而又意在言外 。令人拍案叫绝!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 。南宋时代人 。如此看重孙权 。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 。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 。在历史上 。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 。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 。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 。本是曹操的语言 。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 。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
【如何评价、理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作者之所以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 。无疑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通篇三问三答 。互相呼应 。风格明快 。气魄阔大 。情调乐观昂扬 。词的开头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这两句意思是说 。中原土地已非我有 。寓有“故国之思” 。
如何评价、理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

文章插图
附录原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
其他观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
这是一首辛弃疾的抒怀之作 。表达了他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拳拳爱国之心 。盖世豪情 。在字里行间 。喷薄而出 。读来令人十分振奋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
如何评价、理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

文章插图
词作于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 。
当时 。朝廷十分看重他的军事指挥能力 。派他在镇江 。构筑防金兵南渡的第二道防线 。这让他对打过长江 。收复中原充满了渴望 。
他站在北固亭 。遥望北岸 。百感交集 。心中升腾起无法抑止的凌云壮志 。
如何评价、理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

文章插图
本词为辛弃疾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从词的气势与结构上 。可以隐约看到开宋词豪放派之先的苏东坡的影子 。
巧合的是景象类似 。仰慕的人物 。历史背景重合 。区别是苏轼抒发的是报国无门和岁月无情的悲愤之情 。而辛弃疾则是壮志满怀 。以及心中火一般的渴望 。
辛弃疾在词中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歌颂 。表达了他要像青年时期那样跃马疆场 。收复旧山河 。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 。
不过 。在词里 。也隐含着他对苟安于江南的朝廷不满之意 。
全词寓情于景 。典故镶嵌的极为巧妙 。高度融合 。
词风明快 。激情澎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