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辛酉政变?( 四 )


慈禧是一个才智卓越而又阴险狡诈的妇人 。在大行皇帝染病期间 。曾协助皇帝批阅奏折 。同时暗地里对肃顺控制皇帝之影响力颇为嫉妒 。她怀抱巨大的个人野心 。设法在皇帝驾崩时占有御玺 。而且 。她怀疑肃顺所拟遗诏的真实性 。于是成功地说服了另 一位太后同她一起『垂帘听政』 。一名特使 。据称是太监安德海 。被派往北京试探恭亲王的口风;恭亲王欣然同意合作 。指望借太后之力取代赞襄政务王大臣 。这时 。他从皇太后处获准前来热河拜谒梓宫 。
在一次秘密接头时 。两位太后与恭亲王议定不在赞襄政务王大臣完全控制局势的热河采取任何行动 。而要在恭亲王占据上风的北京动手;大行皇帝的灵驾将护送回京 。到那时将采取迅疾行动 。慈禧担心外国的反应 。但恭亲王显然得到了外国支持的保证 。而且自信地宣称将制止外国列强的干涉 。

如何评价辛酉政变?

文章插图
确实 。英国人在支持恭亲王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身为北京条约的签订人 。恭亲王以其善意、机敏、举止优雅和愿意合作履行条约义务的姿态 。给外国使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国人意识到 。保证他掌权符合英国的利益 。英国公使 在 1862 年 3 月 12 日给伦敦的一份报告中透露了英国在这场宫廷政变中扮演的 角色:
『……在过去十二个月里[我们]培植了一个倾向并相信友善交往之可能性的派别 。且有效地帮助了这个派别掌权 掌权 。这决非是细小的成功 。我们业已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 。并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府的顾问 。而十八个月前我们还在同该政府开战 。』恭亲王把驻扎天津的五、六千洋人军队看作是『…… 击败其政敌的后盾』 。
1861 年 9 月 11 日 。恭亲王返回北京 。与此同时 。大学士周祖培和其它一些留居北京的官员也对肃顺擅权心怀不平 。对皇太后临朝听政的愿望深感同情 。他们延请名儒李慈铭准备了一份临朝备考录 。枚举历史上太后临朝的先例 。
在李慈铭完成备考录之前 。一名御史先发制人 。向热河呈送了一份奏折 。吁请两宫太后执掌朝纲而任命一到两位宗室亲王襄助政务 。肃顺讥笑这个主意 。理由是大清朝还从未有过太后执政的先例 。
10 月 26 日 。两宫太后不顾赞襄政务王大臣的强烈反对 。在 怡亲王和郑亲王的陪同下携幼帝返京 。而咸丰帝的灵柩则由肃顺和醇亲王护送稍后上路 。11 月 1 日 。两宫太后抵达京城 。立即收到了大学士周祖培和户部、刑部尚书的联名上奏 。吁请她们在皇帝年幼期间执掌朝政(这显然是由恭亲王指使的) 。
他们声讨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是在左右朝政而非辅佐朝廷 。一天之后 。两宫太后 召恭亲王、大学士和其它一些大员至禁宫 。历数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的罪行 。并谕令将他们立即解职 。怡亲王和郑亲王抗议这个行动不合法度 。两宫太后为此颁发第二道懿旨 。褫夺了他俩及肃顺的爵位 。并将他们交付宗人府惩处 。恭亲王的侍卫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拘拿了两位亲王 。而正护扶灵柩前来北京的肃顺则在途中遭诱捕 。也被投入宗人府大牢 。怡亲王和郑亲王允准自裁;肃顺则于 11 月 8 日斩首;另外那五位摄政解职 。
在这场政变中获胜的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执政 。让母后执掌政务的做法在清朝确是没有先例的 。顺治皇帝(1644-1661 年) 在幼年时由其叔父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康熙帝(1662-1722 年)年幼时则由四位摄政辅佐 。而以鳖拜为首 。从来没有太后听政的先例 。但没有先例并不能妨碍意志坚强的慈禧 。
如何评价辛酉政变?

文章插图
她让恭亲王当她的前台 。授以议政王、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和新设的总理衙门大臣等衔 。而恭亲王则也需要太后支持以建立他自己的权力基础 。这样 。他们就达成了一项基于相互利用的联盟 。
幼皇帝的年号是『同治』 。或许暗示着两宫太后的共同统治 。以第二年 1862 年为元年 。慈禧不喜欢『母后』的称呼 。因为隐含了她被安排在合法权力来源较远的一种地位;她更愿意 依所居住的西宫被称作『西太后』;另一位住在东宫的太后慈安则成为了『东太后』 。尽管两宫太后一道垂帘听政并收纳大臣的 奏章 。但通常是西太后披阅奏折、提问和决断 。而以德胜才的东太后在处置政务时则相当谨慎 。
外国对这场政变的反应大体上是认同的 。英国副外交大臣莱亚德于 1862 年 3 月 18 日在下议院宣称:『在很短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业已实施的政变导致了大臣 的变换……恭亲王和两位太后组织了一个新政府 。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政府第一次承认了外国人的权利 。并同意平等地对待 他们 。』 恭亲王和总理衙门成了进步和善待外国人的象征 。

推荐阅读